光明文化周末:重游百泉小记
作者:赵振华(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
豫北辉县城西北苏门山下有泉湖,因湖底遍布泉眼而得“百泉”之名。泉水自地穴涌出,累累如珍珠,因此又名“珍珠泉”。
百泉离我家很近,十二三里,我小时候偶来游玩。清明节学校曾经组织学生来此祭拜烈士,我也到附近的山上采摘过柏树籽。几十年过去了,儿时记忆如佳酿,历久弥醇,难以忘怀。后因到外地工作,无暇旧地重游,又听闻湖水干涸,特别伤感。近年加大环境整治,加之降下几场大雨,泉水复涌,早已有朋友把照片发到网上,我看到后心情无比激动,便惦记着要再睹泉湖风貌。此次借中秋节看望家父,夜宿宾馆,与百泉湖比邻而居,一早便故地重游。
百泉美,美在泉水至清至净。泉湖远眺碧绿如翡翠,近观可见水草摇曳,鱼翔浅底。记得小时候来游玩,渴了顺手掬一捧泉水,或者跳到浅水处,弯下腰,嘴贴着水面,咕咚咕咚喝个够。湖水冬暖夏凉,水温常年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冬天从不结冰,湖面上是一层薄雾,宛如罩上了薄纱,美若仙境。夏天则清凉无比,不少附近的居民在此戏水。此地属南太行山系,山体全是坚硬的花岗岩,山上草木郁郁葱葱,看不见裸露的黄土——水经过石缝的层层过滤和植被根系的净化,自然愈发洁净。泉水灌溉了沿途的农田,稻田生长着许多小鱼、小虾、黄鳝,泥土里还藏有泥鳅,这或许就是今天所说的稻虾稻鱼共养吧。泉水种出的稻米粒大饱满,香甜软糯,谁家蒸米煮饭,老远就能闻到米香。
百泉美,美在泉眼多,涌水量大。百泉整个湖底皆泉眼,泉水汩汩往上冒,如串串珍珠,似断似连。侧耳倾听,似乎能听到泉水的律动。今年雨水多,以至堤岸石缝到处都是或大或小的喷泉,哗哗作响。百泉之“百”远不足以形容泉眼之多,或许应叫“千泉”或“万泉”。泉眼多,自然涌水量大。湖南面的出口有一条十米多宽的沟渠,日夜流淌不断,一路向南十余里汇入共产主义渠,而后注入卫河,奔向大海。百泉乃卫河之源。
百泉美,美在文化底蕴之深厚。《荀子·儒效篇》言,武王伐纣,“暮宿于百泉”。据考证,百泉是殷商时期开凿的,乾隆十五年(1750年),绕岸砌石,并在周边筑构亭台楼阁,从而形成了今天的规制。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了大量诗篇和墨迹。金代诗人元好问有诗赞曰:“涌金亭下百泉水,海眼万古留山阿。”元代词人王磐在《百门泉二首(其一)》中赞曰:“济南七十二名泉,散出坡陀百里川。未似共城祠下水,千窝并出画楼前。”晋代孙登、“竹林七贤”,唐代贾岛、吴道子,宋代苏东坡、周敦颐、程颢、程颐,元代耶律楚材、许衡、姚文献,明代唐寅、黄辉、魏允贞,清代乾隆皇帝、郑板桥等都在此留下了墨宝。一代易学大师邵雍曾居于百泉湖畔,这里还诞生了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孙奇逢。
百泉美,美在山泉相映。泉边即山,山脚涌泉。山即苏门山,不高,为太行山支脉万仙山根部向东延伸而成。从山门拾级而上,有石碑、牌坊和牌楼,阅尽历史沧桑。西周共伯和,代周王行政十四年,后隐居于此。秦灭六国,齐王田建被软禁于此山中。泉湖西北隅的山中,有邵雍筑的居室“安乐窝”。“安乐窝”东侧有孔庙,供奉着孔子及其名弟子的泥塑,几百年来香火不断。山顶有西晋隐士孙登长啸处,并建有啸台。一桩桩,一件件,隐藏在苏门山历史深处。
百泉美,美在亭台楼阁,苍松翠柏,廊桥卧波。湖畔建有“涌金”“喷玉”“灵源”“放鱼”“洗心”“下马”诸亭。这些亭楼小巧精致,雕梁画栋,飞檐上翘,亭柱上留有名人题的楹联,让人感受到浩然正气。泉湖西南侧有数株古柏,苍劲挺拔,深沉而沧桑,有数人合抱之围,如老者伫立思索。湖中有曲曲折折的石桥相连,桥面不宽,却是由整块的长条形巨石铺就。湖中央还有石拱桥,犹如美丽的丝巾,游客可行至湖心欣赏四周风光。无论从苏门山巅俯瞰湖面,还是从湖南面仰望苏门山,都是绝妙的山水胜景。
离别时刻,驻足回望灵动的百泉湖、深沉的苏门山,心中难舍——我愿化作一汪清明澄澈的湖水,给人甘甜醇美;也愿化作山上青青的铺路石,让人登高望远。
《光明日报》(2023年12月29日 15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