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辞职后社保如何不中断?社保“挂靠代缴”涉嫌违法!

发布时间:2023-04-14 10:28:00来源: 人民日报

  没有工作单位,能不能找代缴公司“挂靠”社保?

  社保挂在朋友亲戚公司,能行吗?

  ……

  什么叫社保“挂靠代缴”

  ● 一些没有工作单位的人为了享受社保待遇、取得买房买车资格、避免社保断缴等原因,通过找代缴公司挂靠社保,或者在亲戚朋友的公司挂靠社保。

  ● 其实双方并未建立真实的劳动关系。

  ● 其行为实质是骗取参保资格,涉嫌违法。

  “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

  社保“挂靠代缴”存在哪些风险

  风险1:影响个人征信

  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违规参加社会保险,违规办理社会保险业务,以及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达一定情形时,将被列入社会保险严重失信人名单。

  风险2:权益无法保障

  不仅要支付一笔高额的服务费,而且与挂靠公司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代缴社保的缴费基数等信息都是虚构的,对参保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待遇申领会造成影响。

  风险3:公司跑路,人财两空

  有些公司以社保“代缴”“挂靠”为幌子来实施诈骗行为,出具虚假缴费凭证,实际上并没有为挂靠人办理参保手续和社保费缴纳。最后公司卷款跑路,个人则面临着代缴被骗、财产受损等风险。

  风险4:泄露个人信息,引发网络诈骗

  社保“代缴”“挂靠”需提供本人姓名、身份证号等真实信息,这意味着可能会面临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不法分子利用个人信息,可能会引发网络诈骗的隐患。

  风险5:被多部门联合惩戒

  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人社部等28个部门明确,对于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参加、申报社会保险和骗取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或社会保险待遇等9种社会保险失信行为,将以32项惩戒措施实施联合惩戒。

  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参保

  ● 可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愿参保。参保人员可在本省规定的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范围内选择适当的缴费基数。灵活就业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且满足基本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条件的,可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只需2步:

  ①申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居住证)或社保卡,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参保手续。

  ②选择缴费档次交钱。参保后,选择合适的缴费基数档次进行交费。

  注:灵活就业人员包括个体经营、非全日制、新就业形态等从业人员。

  ● 可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非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及不属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城乡居民,可以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辞职时养老保险如何处理

  ● “裸辞”后,养老保险怎样处理可以不中断?

  若职工离职后很快找到新工作,应提醒新工作单位及时为自己办理参保手续,根据劳动法规定,自建立劳动关系之月起,就应依法参保缴费;

  若离职后暂时没有找到新的工作单位,可以在户籍地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有了新单位后由单位办理参保手续即可。

  ● 辞职后养老保险断缴能补缴吗?影响退休金发放吗?

  按照《社会保险法》等法律制度规定,已断缴部分不可以补缴,中断缴费前后的缴费年限累计计算。养老金发放遵循多缴多得原则,若累计缴费年限减少,则发放待遇也会相应降低。

  ● 社保费缓缴期间离职,影响员工在新单位参保吗?

  不影响。员工离职后在新工作单位参保,可按规定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缴费年限累计计算。

  社保知识

  ● 什么是社保?

  社保的全称是社会保险,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五险”。

  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 社保费由谁承担?如何缴纳?

  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

  ● 每个人缴纳的社保费都不太一样?我该缴多少钱?

  社保费用不是随意缴纳的,要根据个人月缴费基数和缴纳比例来确定每月需缴纳的金额。

  社保缴费基数根据员工个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性收入核定。

  ● 什么是社保卡?

  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具有身份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就医结算、缴费和待遇领取等社会保障应用功能,以及现金存取、转账、消费等金融应用功能,是持卡人享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权益的信息载体。

  ● 如何开通电子社保卡?

  可以选择常用的APP,搜索电子社保卡,按照页面提示进行领取。

  也可以在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si.12333.gov.cn)或“社会保障卡”公众号查询所在地区的电子社保卡开通渠道。

  来源:人民日报微博,综合整理自公众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重庆社保”、“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新财经等

(责编:李雅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