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传承古老技艺 描绘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23-03-20 09:55:00来源: 中国旅游报

  前不久,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了66个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甘肃庆阳香包绣制非遗工坊、裕固族服饰非遗工坊、临夏砖雕非遗工坊的案例入选。在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这3名“优秀生”充分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在非遗保护、带动就业增收、促进乡风文明等方面不断释放甘肃文化力量。

  “小香包”里“大文章”

  庆阳香包造型丰富、图案精美,千姿百态的“荷包”“绌绌”祈求福寿平安,充满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如今,庆阳香包不仅是独具魅力的艺术品,更是有着可观经济效益的旅游商品。

  2019年12月,庆阳岐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庆阳香包绣制,设立庆阳香包绣制非遗工坊,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产品研发、市场销售、行业引领等方面发挥着骨干带动作用。

  近年来,非遗工坊将传统庆阳香包绣制与当代文化相结合,设计推出不同类型的非遗文创产品,从个人佩戴走向广阔市场,从个体制作走向规模生产,香包也逐渐变成庆阳连接外部世界的一张“名片”。

  据了解,非遗工坊积极与市场对接,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电商+博物馆”的商业模式,覆盖了庆阳香包传承、设计、展示、销售各个环节。非遗工坊紧抓机遇,先后在省内外,并远赴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积极开展庆阳香包绣制非遗项目的宣传、推介、展销。

  经过多年苦心经营,非遗工坊产品销售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同时,非遗工坊积极拓展产业链,投身于乡村文旅融合,实现年产值600多万元,解决了近百名农村贫困户、残疾人和200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辐射带动农户就业4000多家,累计培训8000人次。

  非遗工坊还投资建成了“义渠村”非遗田园综合体,着力打造内涵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非遗示范基地。在此基础上,连续举办7届“义渠村——菊尚之约”文化旅游活动,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带动村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其间,非遗工坊带动邻近3个村近百名村民参与劳作,举办大型活动6场,共接待游客5万人次。

  非遗工坊负责人刘兰芳介绍,未来,非遗工坊还将持续对群众进行产业和技术培训,将文化创意、乡村旅游和非遗技艺深度结合,促进庆阳香包绣制项目的传承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成效。

  裕固族服饰展现美

  今年春节期间,在“非遗过大年·年货集市”非遗工坊展销上,裕固族服饰非遗工坊展示了裕固族长袍、裙子、头饰、项链等50余种300多件商品,十分抢眼。“通过讲解裕固族的服饰特点、民俗民风,让受众接触并了解裕固族服饰的工艺和传承,是我们的初衷。”非遗工坊负责人妥丽娜说。

  2019年12月,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萨尔玛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裕固族服饰,设立裕固族服饰非遗工坊。近年来,非遗工坊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并结合市场需求,在打造形成完整的裕固族传统服饰、头饰、佩饰等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服饰文化产业链条,将裕固族服饰文化元素运用到室内高端民族装饰品、工艺品和动漫创作等方面,不断提升裕固族服饰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

  “我们也从敦煌莫高窟等遗存的古回鹘文献、壁画等文物中找灵感,打造出具有裕固族祖先回鹘印记的商业产品。”妥丽娜介绍,非遗工坊还开发了萨尔玛七彩福鱼、萨尔玛钱袋、萨尔玛绣包、回鹘披风、古回鹘装等产品。

  此外,非遗工坊还在丝绸文化中汲取养分,研发出萨尔玛蝎子包、萨尔玛十二生肖零钱包、裕固刺绣生肖DIY等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我们在张掖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肃南县康乐乡中华裕固风情走廊等多地打造了有关裕固族民族文化介绍和服饰产品展示的基地,在吸引游客参观的同时,还会聆听他们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和研究,使工坊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妥丽娜说。

  除了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底蕴,强化创新设计外,非遗工坊还以服饰为载体,积极推动裕固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现今,非遗工坊拥有外观专利50项、商标7项、著作权1项,聘任7位裕固族老人担任非遗传承发展业务指导,在肃南县各乡镇开办裕固族服饰及刺绣班十多期,培训学员1000多人次,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砖上刻出致富路

  在临夏州,随处可见的砖雕作品,让人能时时处处领略到这门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2006年,临夏砖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迎来了全新发展阶段。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临夏砖雕,设立临夏砖雕非遗工坊,现有员工86人,含中高级工艺美术师12人。

  2021年,非遗工坊被确定为甘肃省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并先后荣获全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先进集体等50多项荣誉。

  与很多家庭贫困的乡亲一样,张海林被工坊吸纳就业,系统性学习砖雕技艺,迄今已将近9年。“以前,我长年外出打零工,有活一天能挣个三五十元,没活就只好闲在家里,工作都不太稳定。”张海林说,如今,他凭着自己娴熟的技艺,每月可以拿到五六千元工资。“工作多年,提升的不仅是自己制作砖雕的技能水平,还有自己的生活质量。”现今,非遗工坊的工人月均收入4500元以上。

  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总经理范祥军介绍,非遗工坊挂牌成立以来,结合临夏砖雕特色,积极探索“公司+”模式,形成了产学研创新协同、全产业链发展的模式,并突出就业工坊实践性,努力建设成“砖雕艺术传承基地”“古建材料供应基地”和“文化旅游体验基地”。两年来,累计培训学员200多人。

  非遗工坊还充分利用临夏青韵砖雕有限公司良好的生产加工设施、研发设计团队和工作环境,开展文创产品研发和销售,推出了临夏砖雕文创产品35件。设立了临夏青韵博物馆,搭建砖雕艺术研学体验平台,开展各类研学活动,与十余家旅游研学及教育机构设立研学教育基地。累计接待兰州、白银等地中小学生研学团队150多场次,接待研学人数5万多人次。

  如今,临夏州有3000多人从事砖雕行业。临夏砖雕已成为临夏州重点文旅产业和重要文化名片。在临夏砖雕非遗工坊里,越来越多像张海林一样的砖雕师傅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在一块块方砖上雕刻出幸福花。(罗赟鹏 张陇堂)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