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守护湿地 诗意栖居

发布时间:2022-11-04 09:38: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记者 姚亚奇

  穿过湿地和葱茏的植物,走进水上浮着的小木屋,享受露营的愉悦;深入竹林,站在彩色玻璃室观赏花草和池水,感受静谧的自然风光……近日,湖北武汉的沙湖湿地艺术园正式对市民开放。这座与湿地比邻而“居”的艺术花园群,一经开放就成为市民们感受城市湿地景观的新打卡地。

  今年是我国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30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立法保护、科研监测、科普宣传、国际合作等力度,把重要湿地纳入生态保护红线,湿地保护修复取得显著成就。

  全国湿地约5635万公顷 实现人与湿地和谐共生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些古诗词描绘的美丽场景,就是2000多年前中国先秦时期陕西境内黄河、渭河沿线的湿地。走进今天的三秦大地,红碱淖湿地水域广阔、候鸟嬉戏、景观壮美;西乡牧马河湿地中,鸟类在水面振翅飞翔,青山绿水中一派勃勃生机。

  近年来,陕西推进湿地资源的科学保护,优良的自然生境为植物生长、动物栖息、鱼虾繁衍提供了生存保障,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明显提升。

  在山东东营,黄河三角洲湿地有近300种鸟类栖息。山东近年来大力实施的黄河湿地保护和修复工程,让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增加22%,已达约169万亩。

  在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第三场集体采访中,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介绍:“生态好不好,鸟儿最知道。黄河三角洲鸟类已从187种增加到371种,相当于增了一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重要湿地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中将湿地列为一级地类,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3400多个,新增和修复湿地1200多万亩。

  从陕西到山东,从岛状林群落与河流纵横交织的北方沼泽湿地,到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修复的进程在全国铺展,一幅人与湿地和谐共生、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的美好图卷徐徐打开。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湿地面积约5635万公顷,占全球湿地面积的4%。中国已指定国际重要湿地64处、国家重要湿地29处、省级重要湿地1021处,设立国家湿地公园901处。《湿地公约》共认定43个国际湿地城市,中国13个城市入选,是全球入选国际湿地城市数量最多的国家。

  推进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保护率达到55%

  在河北曹妃甸湿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白鹈鹕在今年首次现身;在石家庄滹沱河湿地,全球极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青头潜鸭日前被观测发现……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珍稀野生动物“落户”河北。数据显示,目前,河北自然分布的陆生野生动物物种已增加到60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44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99种。

  河北省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湿地管理处处长刘洵介绍:“此前南大港湿地建成后,每年引入黄河水4000万立方米,今明两年,2万平方米退化湿地将得到修复,湿地还将修建堤坝6237米,以东方白鹳为重点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专属保护栖息地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在湖南,湘江流域8市退耕还林还湿试点持续推进,洞庭湖湿地生态保护联合巡护执法行动启动……一系列举措助力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提升。湖南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长清表示,2017年至今,湖南已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还湿面积3.85万亩。

  在湿地修复保护上,我国依然步履不停。日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推进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

  《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湿地保有量总体稳定,湿地保护率达到55%,科学修复退化湿地,红树林规模增加、质量提升,健全湿地保护法规制度体系,提升湿地监测监管能力水平,提高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新增国际重要湿地20处、国家重要湿地50处。到2030年,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初步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湿地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增强、固碳能力得到提高,湿地保护法治化水平持续提升,使我国成为全球湿地保护修复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

  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鲍达明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实施一批湿地保护修复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包括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湿地保护修复工程,补齐湿地生态保护短板。

  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 讲好中国湿地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湿地保护、湿地履约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交出了优异的答卷,我国成为全球湿地保护事业的坚定支持者、重要推动者。

  国家林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后,认真履行《湿地公约》义务,积极参与全球生态治理,讲好中国湿地故事,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启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中国候鸟保护网络建设”项目,对约30万公顷国际重要湿地加强管理。目前,全球共有43个“国际湿地城市”,其中中国城市有13个,数量位居全球第一。

  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COP14)即将在中国武汉和瑞士日内瓦线上线下同步召开,大会以“珍爱湿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将助力推进全球湿地保护合作。

  “《湿地公约》是最早的政府间多边环境公约之一,致力于全球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我国加入《湿地公约》30年来,认真履行责任和义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COP14大会执委办主任孟宪林说。

  孟宪林表示,举办这次大会,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必将推进我国湿地保护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湿地贡献;同时,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地球生命共同体的重要举措,必将为全球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作出中国贡献。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