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筑牢大粮仓 打造大粮商

发布时间:2022-03-23 10:17: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伟大变革】

  筑牢大粮仓 打造大粮商

  ——北大荒集团探寻全面发展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光明日报记者 张士英

  初春的黑龙江,冰雪已渐渐消融,但冬季遗留的寒意犹存。在北大荒集团垦丰种业克山农场有限公司实验室里,大豆种子已经出苗,一片生机盎然。据技术人员介绍,这是抽样进行发芽试验的大豆种子,平均出芽率达97%。为确保春耕期间种植户用上“放心种”,农场其他品种的发芽率检测试验也在陆续进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行走在黑龙江垦区,从完达山麓到黑龙江畔,从兴安岭脚下到三江平原,种植户们忙着为春耕做着各项准备,5.5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即将播撒新的希望。

  一餐一饭,关乎国家安危、人民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北大荒集团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和现代农业的排头兵,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引领,以做实大基地、建强大企业、发展大产业为基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航母。

  科技赋能 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大基地

  农时不等人,春日胜黄金。在黑龙江前哨农场有限公司新建的叠盘暗室育苗车间内,技术人员正在对智能控制系统和数据平台进行测试。“播种后的秧盘在可控温度和湿度的智能化暗室中进行叠盘催芽,发芽率可达到90%以上,不仅较常规育秧提前出苗7天左右,而且苗壮、抗逆性强,能有效避免早播低温对水稻种子和秧苗的影响,为后期防灾减灾、稳产增产打下基础。”前哨农场有限公司农业发展部副总经理李世刚说。

  除叠盘育秧技术,今年,建三江分公司还在各农场开展本田标准化改造、密苗机插、割晒机械监测系统应用等15项创新农业技术及智能农机应用项目,为现代农业大基地建设积蓄动能。

  科技助力,种地不仅更加智能化,还朝着无人化发展。“无人插秧、无人植保、无人机巡田……单个生产环节的无人作业近几年在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已相继开展应用。”参加完关于无人农场示范区建设方案的讨论后,北大荒智慧农业农机中心技术人员于铁龙说,“此次,我们将在15000亩土地上,首次实现水稻全生产过程的无人化作业。”

  据七星农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宇介绍,多年来,农场通过与企事业单位、高校联合开展技术研究及实验示范,将北斗卫星、5G网络、物联网、机器人、环境感知等现代技术与传统农机技术深度融合,率先实现了智能农机的远程无人控制,打造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基地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为让中国人的饭碗装更多中国粮,北大荒集团积极推动垦丰种业研发实验室升级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等关键项目上主动“揭榜挂帅”,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同时,充分发挥农垦科学院作用,大力发展抗逆、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早熟、耐密、高产专用型玉米等作物的种质资源搜集、保护、鉴定及育种材料的改良和创制,为种业核心科技创新注入“新动能”。

  据统计,近年来,北大荒集团通过审定农作物新品种近200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近90个,自主研发的优质水稻品种累计推广1000多万亩。

  “瞄准农业‘卡脖子’领域,围绕重点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北大荒集团科技信息产业部副总经理韩天甲给记者展示了集团近三年来制定实施的重点科研项目计划,其中包括水稻、大豆、玉米基因编辑技术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黑土地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寒地水稻和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等16项重大科研课题。

  科技赋能,端牢中国饭碗。2021年,北大荒集团粮食总产达463.1亿斤,创历史新高,可满足1.6亿城乡居民一年的口粮供应,中华大粮仓更加稳固。

  产业融合 打造从地头到餐桌的全链条

  29622项农垦系统政府行政职能全面完成移交,1063家事业机构分六类全部实施差异化改革,863个农垦社区及162.3万居民全部纳入属地政府管理,集团总部实行集团化公司化运行,原农垦9个管理局整体改制为集团分子公司,原113个农(牧)场整合为108个农(牧)场有限公司……

  从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意见》开始,历时5年阵痛,至2020年12月,北大荒集团完成政企分开、事企分开、社企分开,不再加挂农垦总局的牌子,农垦体制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从政企合一的国有农场到现代化国有企业,身份明确了,发展方向也更清晰了。改革后的北大荒,开始向大产业布局,依靠稳固的大粮仓,全面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厨房”“大工厂”“大市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大粮商”。

  位于哈尔滨阿城经济开发区的北大荒绿色智慧厨房产业园内,净菜生产线已经投产试运行,蔬菜经过清洗、筛选、检测、分装,从这里送到百姓的餐桌。“这里将成为黑龙江省最大的蔬菜一体化加工中心、冷链物流集配中心。”北大荒泰华有机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雪松介绍,园区按照功能划分涵盖农业种植、生产加工、研发检测、果蔬保鲜、冷链物流、热链配送、国内营销、国际贸易等诸多领域。各生产线和功能区将于今年陆续投入使用。

  从地头到餐桌,从农场到市场。北大荒集团在产地建设仓储供应库、在城市建设消费分销库、在大型物流节点建设中心物流库,同时,建设以现货为主的仓单式交易中心。依托“三库一中心”,北大荒集团通过绿色智慧厨房向全国布局,由原来单一的原料生产供应商向种植、生产、销售、仓储、运输全链条大产业发展,提升了产品的价值链和市场竞争力。“绿色智慧厨房不仅是对接市场的营销平台,更包含了渠道、品牌、服务、标准、研发、仓储、加工、检测、金融等体系建设。”北大荒集团营销部副总经理寇春雨表示。

  从农业思维向商业思维切换,由行政思维向经营思维跳转。红兴隆分公司江川农场有限公司一边组织备耕生产,一边忙着签订单,厦门国贸1.79亿元、深圳“深彤鑫”4.5万吨粳米、国贸兴阳农产品有限公司签约建厂、中粮“孔乙己”酒业合作共建黄酒泡大米生产基地……“改革前,生产靠国家粮食收储政策;改革后,生产围着市场转,盯着订单办,算着效益干。企业得效益,职工得实惠。”江川农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武玉刚感触颇深。

  改革释放了发展活力。2021年,北大荒集团营业总收入1703.7亿元,利润总额14.8亿元,职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30055元,年均增长6.6%。“北大荒”品牌价值不断提升,目前达1439.85亿元,十年增长5.2倍。

  社会服务 让小农户搭上现代农业快车

  “把你家地也托管得了,从种到收,啥都不操心,挣钱还省心!”3月3日,黑龙江北安市赵光镇前进村农民张振东劝邻居王凤刚。“自己种地成本高,刨除人工不挣啥钱。”去年,张振东把自家300亩地全程托管给北安区域农服中心指定的赵光农场。刚开始,他心里不托底,常跑去看,“一水水的大机械标准化作业,是比咱自己种的好。”

  地不用管了,张振东也没闲着,凭着农机驾驶技术给农场当上了驾驶员。年底一算账,张振东乐了,“比同村没托管的亩产多打100斤,加上工资里外里多挣将近5万块。”今年,他不仅自己当甩手掌柜,还做起了土地托管的义务宣传员。

  大国小农,是我国农业的基本国情。小农户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严重影响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如何让小农户搭上现代农业发展的快车?北大荒集团以开展农业生产托管为抓手,组建区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将先进的栽培模式和适用技术平移到农村,把标准化生产、农业科技、技术服务、绿色发展模式复制推广到农村,以统供、统营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主的“双控一服务”,带动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

  “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小农户提供‘种、管、防、收’及金融、保险全产业链服务,在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前提下,切实帮助小农户解决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起来不划算的事,丰富和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内涵,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北大荒农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守聪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建议,全面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

  2021年,北大荒集团实现农地运营面积1080万亩,带动农民12万户,深入周边乡镇技术指导超过92万亩,为农民节本增收6.4亿元。

  如今,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北大荒模式”在全国开花。近日,赣鄂湘区域农服中心在北大荒农服集团授权下,与江西省抚州市签约20余万亩土地流转框架协议;安徽小岗区域农服中心,通过移植北大荒标准化种植技术,在当地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已达30余万亩,土地全程托管面积近10万亩;冀鲁豫区域农服中心今年全程托管土地50余万亩;吉林区域农服中心与周边区域签约30万亩以上。

  “一切为了中国农民、一切为了中国饭碗、一切为了中国粮食。”王守聪道出北大荒一以贯之的使命担当,“因担负党的使命而生,因适应民生需要而兴的北大荒一直在探索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2021年,北大荒集团全年粮食总产达到463.1亿斤,播种面积4457.8万亩,创历史新高,粮食生产连续11年超过400亿斤,迎来“十八连丰”。

  2021年,北大荒集团共建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1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7.07%,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99.7%。

  “北大荒”品牌价值达1439.85亿元,十年增长了5.2倍,稳居中国农业第一品牌。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