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星火”再次“燎原”
1月30日,首个基于全国产化算力平台的全民开放大模型——星火认知大模型V3.5发布。一周前,这个被给以“全国领先水平”评价的大模型,首次亮相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成为2023年安徽“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的一个“闪光点”。
“开展通用人工智能应用生态构建行动”,在这份政府工作报告上,通用人工智能被定为安徽新一年积极开辟的未来产业。
事实上,置身AI大模型大浪潮的产业背景,围绕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安徽早已绘下“蓝图”。此前,安徽发布《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抢占通用人工智能发展制高点,加速构建产业创新发展生态体系,推动安徽率先进入通用人工智能时代。
等待安徽通用人工智能的“星火”燎原,已是时间问题。然而,回溯“星火”燃起的过程,这是一个从25年前就开始的政企“双向奔赴”的故事。
安徽的底气
安徽《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充裕智能算力建成、高质量数据应开尽开、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全国领先、场景应用走在国内前列、大批通用人工智能企业在皖集聚、一流产业生态形成,推动安徽率先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通用人工智能(AGI)是人工智能的新的历史进程,不仅能够学习新技能,而且能够在各种不同的任务中表现出类似人类的认知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它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新一轮的变革和影响。
相对应的,通用人工智能对算法、算力、数据的要求都更高。为什么安徽有这个底气?
因为,在人工智能这个赛道上,安徽一直跑在前列。据赛迪智库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安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指数位居全国第6位,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从技术到产业再到平台,从人才支撑到应用场景,安徽的人工智能产业优势肉眼可见。
技术上,安徽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几个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比如由科大讯飞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共建的语音及语言处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
产业上,涌现诸如科大讯飞等细分赛道的领军企业,合肥智能语音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安徽智能机器人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创新平台上,2017年,科大讯飞即入选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2019年,合肥又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2023年,合肥获批筹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安徽还拥有合肥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数据空间研究院、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
人才支撑上,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121所高等学校,中科院合肥物质院、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等7267家科研机构。安徽的人才优势不仅在数量,更在质量,两个例子可见一斑:2023年,AI百人会在安徽成立,吸引了37位全国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人才加入;北京大学鄂维南院士、清华大学张钹院士等众多高端人才团队也来创新创业。
应用场景上,安徽在全国率先推进全省应用场景一体化大市场建设,目前全省各级各部门已发布场景机会169个。
众人拾柴、聚星成火。这些沉淀和积累,是安徽人工智能产业的“家底”,也是安徽敢于搏击通用人工智能新浪潮的信心来源。
安徽的“坚守”
另一个信心来源是:在人工智能产业布局和发展上,安徽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打法。近些年,安徽按照“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产业集群形成”的思路,大力实施了“人工智能+”行动计划。
龙头企业科大讯飞是上述“家底”的核心之一,也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了一座城市对人工智能产业的耐心与坚守。
时间拨回1999年,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读博的刘庆峰,拉上一众校友创立了安徽硅谷天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彼时,人工智能的这扇门正被打开。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两年前的1997年,IBM公司研制的并行计算机“深蓝”击败了雄踞世界棋王宝座12年之久的卡斯帕罗夫。而在语音市场,IBM、微软、英特尔、摩托罗拉等国际巨头均在纷纷向国内布局。
起步阶段,受制于庞大的基础研究投入,公司一度遭遇资金困境。融资是唯一的出路。此时,国内有不少单位及企业注意到了这家科技型初创公司。一份来自北京的投资甚至高达5000万元,但投资人提出要求,公司不应待在合肥,应该搬至北京。虽然当时的合肥正处于家电产业的黄金时代,但“科教兴市”的理念已深深扎根。这年3月,《合肥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正式颁布施行,从法规上确定民营科技企业在科技三项费用、技术创新和技术升级等经费升级上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
获悉这个年轻创业团队的资金窘境后,合肥市决定留下这批年轻人。很快,在合肥市委市政府的撮合下,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决定注资,各投1020万元。当年底,在安徽硅谷天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基础上,中科大讯飞技术有限公司(后改名安徽科大讯飞有限公司)成立。
此后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4年后,笃定人工智能方向的科大讯飞实现扭亏为盈,并于2008年成功上市。
一定意义上,正是当初合肥留下了科大讯飞这颗人工智能的“火种”,才有了后来人工智能产业在这片土地上的“燎原”。当然,合肥的助力并非一蹴而就,也是以耐心和坚守换得人工智能赛道上的“柳暗花明”。
这是一城一企“双向奔赴”,火种点燃火把,火把最终汇聚为火海的故事。
科大讯飞不负期望,很快将中文智能语音技术做到世界第一,智能语音产业市场占有率第一,直接推动了“中国声谷”的建设;并成为国内首批开始认知智能技术研究的企业,凭着领先的技术获批承建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是首批20个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之一。
得益于科大讯飞的虹吸效应以及开放平台建设,合肥集聚了一批分布各细分领域的人工智能企业。截至目前,合肥已集聚人工智能产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超2000家,人工智能产业正在向“数智结合”“超量融合”迈进。
安徽的“野心”
人工智能产业的强大魅力之一在于它面向未来的成长性,通用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将为产业带来极大的机遇。2024年被视作大模型应用集中爆发的年份,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争夺战已然“打响”。
仅以刚刚结束的各省市两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有近10个省份或直辖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大模型或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足见其战略地位。
根据《安徽通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5年,安徽省通用大模型主要性能保持国内领先,1+N+X生态体系初步建成,将安徽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地。
“三年之约”,这是安徽的“野心”。讯飞星火成为点燃安徽通用人工智能“三年之约”的火种。
2023年5月,科大讯飞发布星火认知大模型(简称讯飞星火) ;10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经济研究院的横评报告显示,讯飞星火综合能力超越ChatGPT,甚至在部分行业优于GPT-4,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地位。
讯飞星火加速起跑,创造新的“安徽速度”:2023年,科大讯飞一年开了四次关于讯飞星火的发布会,2024年1月30日,又迎来新年的首次升级发布。
从研制之初,讯飞星火就瞄准应用,每一次发布都有新的产品或者场景展示。去年10月24日,科大讯飞更是联合行业龙头共同发布12个行业大模型,包含金融、汽车、运营商、工业、住建、物业、法律等行业,加速产业升级。
通过“大模型+产业”、“大模型+场景”的生态建设,安徽的大模型将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影响。
以汽车出海为例。安徽的奇瑞汽车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出口国家覆盖英语、俄罗斯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等数十个语种。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介绍,汽车中应用的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全都由科大讯飞提供。搭载了大模型的智能汽车走向全球,更聪明、更智能、更面向未来。
据了解,目前,科大讯飞还与浙江、湖北、贵州等多个省份(或省内城市)签约,也与中国石化、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移动、华为等多家公司签约,共同推动大模型的落地应用。
更值得一提的是,讯飞星火是在全国产化的算力平台上训练的全国产化大模型。刘庆峰说:“人工智能既决定了产业链安全,也决定了国家安全。中国有条件成为全世界智慧涌现的第二极。在打造通用大模型底座上,要有国家队站出来。”
讯飞星火的的每一条代码都是自研。而解决最容易被卡脖子的“算力”问题的过程,又是一场政企“双向奔赴”的故事。在省市各级部门的支持和协调下,科大讯飞和华为联合打造了全国首个可训练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国产化算力平台“飞星一号”,已于2023年10月正式启动。
在此平台上训练的讯飞星火V3.5,表现不俗,语言理解、文本生成、知识问答、逻辑推理、数学能力、代码能力和多模态能力等七个方面都实现了全面升级,数学、语言理解、语音交互能力超GPT-4 Turbo。
安徽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吴劲松曾在答记者问时说:“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有基础,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的技术领先和应用态势,意味着我省在通用人工智能产业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沃土之上,枝繁叶茂;大树成林,滋养土地。科大讯飞是安徽诸多人工智能企业的一个代表。通用人工智能时代,安徽的“星火”,势必再次燎原。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