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奥园:“冰上F1”再续冰雪传奇
这里是长城脚下,巍峨险峻的八达岭长城、层峦叠嶂的居庸关吸引着八方来客;这里是妫水之滨,同为永定河支流的妫水河与桑洋两河共同汇入官厅水库,以水源涵养、生态保护为己任,为首都北京城市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里是园艺之都,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倾情上演;这里是冰雪之城,作为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的延庆赛区,奥运健儿在“雪飞燕”“雪游龙”留下一个个精彩瞬间。在结束张家口全域的采访之后,北京日报、张家口日报“两路行”采访团队来到北京延庆,首站探访延庆奥林匹克园区,看冬奥遗产的开发利用。
大众能体验的“冰上F1”
11月7日,气温骤降。海陀山南麓的延庆奥林匹克园区内,被称为“雪游龙”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热闹非凡。起跑、推车、加速、一跃上车,一气呵成,钢架雪车运动员瞬时消失于视线中。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93名运动员正在为17日至19日开赛的2023—2024赛季国际雪车联合会雪车和钢架雪车世界杯进行赛前准备。
在冬奥会所设大项中,雪车被称为“冰上F1”。赛道上,它的时速可超过140千米。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是这项运动的最大看点。
作为世界第17条、亚洲第3条运营中的人工制冷雪车雪橇赛道,中国唯一的雪车雪橇场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后继续作为比赛场地,用于承接和举办各类高级别相关赛事,同时为国家队提供专业的训练场地。
同时,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在赛道预留大众体验出发口,便于大众在专业安全保障情况下体验雪车雪橇项目,补充休闲娱乐空间,兼具大型赛事举办与大众休闲体验双重属性。“从去年开始,我们在赛道上安排了大众体验项目,游客可以穿戴好头盔、护具、运动相机等装备进行体验,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延庆区体育局副局长柳千训说。
在延庆奥林匹克园区,除了“雪游龙”,被称为“雪飞燕”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也坐落于此,它们与延庆冬奥村(冬残奥村)等场馆设施共同组成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在延庆的重要奥运遗产。承接国际、国内高水平赛事,是后奥运时代延庆奥林匹克园区的主要功能定位。同时通过冬奥会、世界杯、世锦赛等高等级赛事的带动作用,组织开展国内大众滑雪赛事,促进滑雪运动的发展。
“雪季”到“四季”的运营转变
清风云海、水墨群山、苍松翠柏、鸟语蝉鸣,延庆奥林匹克园区所处的海陀山区域,有着“清、幽、野、趣”的自然风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从冬奥会的筹办、举办,再到后奥运时代,延庆奥林匹克园区实现了从“雪季”到“四季”运营的华丽转身。
2021年12月15日,在冬奥倒计时50天之际,延庆奥林匹克园区正式获得国际奥委会批准,成为继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京冬季奥林匹克公园后,北京市第三个被冠以“奥林匹克”称号的区域。2022年4月29日,延庆奥林匹克园区开园。赛后以最快速度对外开放,实现无缝衔接。2023年9月,延庆奥林匹克园区荣获“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授牌,这也是北京唯一一个荣获此称号的度假地。
北京国家高山滑雪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吕泓佑介绍,目前延庆奥林匹克园区正在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观山、冬嬉雪的国际旅游度假胜地,重点抓好非雪季经营项目,着力将观光、会展、会议、研学等内容充实到园区中。园区不仅利用冬奥村酒店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服务,同时根据地形特点,开发了高山滑车、天空之镜、旅游步道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来。
“在夏季运营方面,由于海陀山有独特的小气候,游客可以在山顶体验时而蓝天白云、时而云雾缭绕的感觉。以目前的情况来看,雪季和夏季的游客更多一些。我们希望未来经过努力,达到四季运营平衡。同时,希望与周边的景区共同发展、产生更大的辐射带动效应。”北京国家高山滑雪有限公司书记助理余寒说。
期待三大赛区场馆合作共赢
“雪飞天”“雪游龙”“雪飞燕”“雪如意”……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一流的场馆设施,赢得各方一致好评。蕴含美好寓意的场馆名称也给运动员、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后奥运时代,三大赛区能否合作联动、实现共赢呢?
柳千训说:“目前,我们正在和北京市体育产业联盟沟通,想依托冬奥三个赛区的场馆构建一个合作联盟,围绕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打造冬奥场馆深度体验游、冬奥文化研学游,将餐饮、住宿、门票整体打包,将几大场馆的资源串联整合起来。”
在吕泓佑看来,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合作联动可以分为赛事和人才两方面,“在赛事方面,延庆和崇礼可以利用各自的场馆优势,设计一些相关联的比赛内容;在人才方面,冬奥会成功举办后,京张两地都储备了大量裁判、技术、保障方面的专业人才,可以协调合作、互通有无。”
说到延庆奥林匹克园区的旅游功能定位,吕泓佑认为,需要考虑区域间差异化的互补合作,避免产生同质化竞争。他说:“延庆主打高山滑雪,崇礼除了自由式、跳台、越野滑雪,高山滑雪也是重要内容。北京主城区到延庆1.5小时,从延庆到崇礼也是1.5小时。两地周末游、短期度假游如何合作、协调发展,需要有更多的交流和思考。”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