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西州:高质量推进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湘西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现辖7县1市,有105个乡镇(街道),国土面积1.5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90万,是精准扶贫重要论述的首倡地,是国家西部开发、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地区,也是湖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截至2020年底,全州农村公路纳入省统计年报里程10620.367公里;十三五期间,全州全面实现了乡镇通、村村通、组组通(25户100人以上自然村全部通路)。
坚持“三个强化”,高品质建好农村路。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牢固树立“大交通”理念,将农村公路建设编制融入进湘西州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坚持将农村公路建设与脱贫攻坚、旅游开发、乡村振兴等工作有机结合,坚持将公路建设与安防工程、水保绿化同步规划、建设、验收,确保农村公路建成一条、达标一条、见效一条。二是强化保障支撑。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将“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绩效考核。各县市也对应成立工作专班,落实领导包村包片制度,干部包项目、包路段的项目包保机制,实现了项目建设分级统筹。同时,在州本级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以“勒紧裤腰带,也要把路修”的决心,确定州级奖补3万元/每公里,有效缓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压力。三是强化质量监管。牢固树立高品质建设就是最好养护的理念,坚持抓好基本制度。同时,进一步强化安全发展理念,以“平安工地”创建为载体,切实加强项目建设安全生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提高安全监管水平。五年来,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
坚持“三个发力”,高要求管好农村路。一是在队伍建设上发力。严格按照《公路法》和《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开展管理工作,基本实现了农村公路管理“有机构、有制度、有资金、有考核、有奖惩”。二是在管理模式上发力。制定了《湘西州农村公路“路长制”实施方案》,按照建立机构、明确责任、综合治理、严格考核的要求,建立健全了制度化、精细化、常态化公路“路长制”管理机制,确保各路长管辖路段实现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美观的目标。三是在路政执法上发力。按照“倡导文明执法、构建和谐环境、确保公路畅通、服务湘西发展”理念,大力开展农村公路路政宣传、路域环境治理、超限超载治理等行动。今年以来,共查处路赔案件48起,立案率、结案率达100%,拆除违法棚屋147处,拆除非公路广告牌标1228块、龙门架12处、减速带23处,制止涉路违法行为95起,取缔违法设置的交叉道口34处,取缔非法加水洗车37处,整治桥隧安全保护区涉路违法行为19处,清除路障1785处。
坚持“三个到位”,高标准养好农村路。一是日常养护到位。全州纳入统计年报的农村公路均落实了管养工作联系人。制定了相应的管养工作制度。重要的县、乡、村道均签订了管养合同,确定日常养护工作责任人,基本达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的养护目标。二是灾毁恢复到位。2020年,湘西州农村公路边坡塌方933余处75.4007万立方米,路面冲毁55.838km共242670㎡,路基冲毁33.778km共27.06万立方米,防护设施损毁440处,灾毁损失累计达2.8亿元。该州多渠道筹集资金,及时抢险保畅,确保了农村公路的安全通行。三是队伍保障到位。截至目前,全州所有乡镇均成立了乡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领导小组,采取一门多牌的形式,整合人员设立了农村公路管养专门机构。全州105个乡镇,设置独立养护机构36个,专职养护管理人员98个;挂牌合并兼职养护管理机构69个,兼职养护管理人员372个。
坚持“三个融合”,高水平用好农村路。一是与“乡村振兴”融合,推动“三农”事业全面发展。依托农村公路网络,积极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十三五期间,全州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共建设完成8624公里,建设了一批具有资源路、旅游路、产业开发路性质的农村公路,有效促进了旅游、特色加工等产业发展。二是与“全域旅游”融合,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升级。该州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创建了1085公里“最美生态公路”。吉首市在G209矮寨坡大中修过程中,采用彩装的沥青砼路面,使原本单调乏味的国省干线变得个性十足,成为当地一条靓丽的风景线;花垣县筹集资金1000余万元,在十八洞进村路段建设并开放苗族文化博物馆、苗寨特色产品店、十八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中心,进一步提升了公路的文化内涵。三是与“精准扶贫”融合,推动脱贫事业落地。近年来,该州聚焦服务脱贫攻坚大局,共建成农村客运公司40家,农村客运车辆1356台,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同时根据里程长短实行阶梯票价,每年为群众交通出行减负达1000万元以上。另外,还出台了《关于服务脱贫攻坚吸收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实施方案》,共吸收1414个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养护工作。(肖庆功)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