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有壳还要有核

发布时间:2022-09-29 14:55:00来源: 科技日报

  归根结底,“办学时间短、高起点、研究型、对外开放程度高、小而精”等鲜明特点都是为社会需求服务的,而面向社会需求进行有组织的科研才是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特征。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一词热度不断攀升。202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型研发机构等新型创新主体。新型研究大学的创立关系到高等教育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和国家创新体系的提升。

  日前,在第二届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开幕式上,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提到,新型研究型大学作为崭新的概念已经逐步进入国家顶层设计的视野,日益被全社会接受和认可。

  对于新型研究型大学“新”在哪,众多学者、教育工作者已从学科、师资、招生、科研等方面总结出了众多结论。那么,是什么催生了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又应该注意什么呢?

  国家创新发展需求催生新型研究型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副院长闫建卓认为,催生新型研究型大学产生的原因包括国家战略需求、国家科技创新发展需求、“双一流”大学建设发展阶段和国际接轨的需求等。新型研究型大学不仅要凭借知识创造和技术转移促进经济增长,还需要由被动回应社会需求转向主动改善创新环境,积极拉近政府、产业和其他社会创新主体之间的距离,建立信任关系。新型研究型大学既要成为地方、区域和国家创新网络的枢纽,还要成为拓展国际科技合作的排头兵。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洪捷教授指出,新型研究型大学崛起的深层原因在于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而且它能够根据产业和社会的具体需求来组织科研活动。传统的高等教育是以学科为其组织基础,学科的逻辑深深地嵌入了整个人才培养体制之中,要改变长期以来以学科为基础的培养体系,显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随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传统大学难以在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新型研究型大学应运而生。

  据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与传统研究型大学不同的是,新型研究型大学更注重强调跨学科研究以及科研成果的实用性。传统的研究型大学在学术研究方面更偏向于长期的、持续性的、理论性的研究,新型研究型大学则恰恰相反,其以短时间内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快速提高科技水平为己任,把学术研究的关注点集中于前沿领域,投入科研经费,招揽高水平人才,获得该领域内的重大突破。

  应明确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定位

  当前,发展新型研究型大学不仅是加快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实践需要,而且是创新驱动背景下我国本土研究型大学新发展模式的一种尝试。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如何做到有壳有核、与时俱进,既能集中体现国家创新发展要求,又能满足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现实需求?

  新型研究型大学的主要特点就在于能产出社会所需要的高水平科研成果,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闫建卓表示,北京工业大学已经取得了不少创新和转化成果,特别是在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环境与生命健康、现代城市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优势学科当中,已有一批高水平成果集中涌现。“而这对于北京工业大学来说,仅仅是个开始。”闫建卓说。

  此外,闫建卓还表示,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新型研究型大学不仅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还能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为了破除人才评价中“五唯”的痼疾,北京工业大学探索了教师“分类评价”制度,让以教学为主的教师能够心无旁骛地搞教学,科研为主的教师能够一心一意专心科研。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指出,要建设好新型研究型大学,关键之一在于明确定位。

  在过去10年当中,有不少大学,包括新增的一些本科院校都提出了“小而精”的办学定位。但新型研究型大学并不只是“小而精”,归根结底,“办学时间短、高起点、研究型、对外开放程度高、小而精”等鲜明特点都是为社会需求服务的,而面向社会需求进行有组织的科研才是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特征。“如果只注重特征,却忽视了办学目的,大学就有可能再度陷入同质化办学路线,新型研究型大学也会流于表面。”熊丙奇提醒说。

  从大类来看,高等学校中既有实行科研教育的学校,也有实行职业教育的学校。其中实行科研教育的学校,也可能有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文理学院等不同定位。“教育管理者应该明确新型研究型大学内涵,依据自身特色明确办学定位,避免在政策激励下一味追求这一名号。”熊丙奇说。熊丙奇评论说,新型研究型大学虽然“高大上”,但不应该是所有高校的共同追求。培养好人才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都可以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力争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实习记者 孙明源)

(责编: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