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我们如何“打开”三星堆(新语)
我们期待,未来的三星堆遗址从考古舱转变为兼具历史遗址保护和城市文化功能的园区,成为与城市共生、与公众共同成长的文化课堂
从考古现场直播到围观文物修复医院,三星堆遗址所引发的关注持续升温。从青铜面具到金杖玉璋,每一件三星堆文物都在激发时尚灵感。相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三星堆的文创“上新”仍然会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
三星堆有多少种“打开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古还能够揭示什么。考古发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给许多悬而未决的谜题提供完整答案,同时又揭示出更多的未知话题。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创造了这样奇特而璀璨的古代文明?以青铜面具、青铜神树、青铜大立人为代表的青铜文明是怎样铸造出来的?三星堆有没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每一个谜题的揭示都需要考古人孜孜不倦的努力,而每一个答案也将给文创开发提供新的灵感。
在此基础上,三星堆博物馆还有很多可以探索的空间。通过对陈列方式和解说员讲解模式的创新,可以提升观众的互动体验。我们不妨设想,如果让每一个观众进入博物馆的展厅之前,选择一个待解之谜寻找答案,会给这趟探秘之旅增加不少趣味。博物馆之外,整个遗址区还有多种元素的集聚。恒温恒湿、汇聚了多种科技手段的考古舱,在未来是否可以变身为考古实验室?现在的文物修复馆能否变成手工坊,让更多人体验修复文物的过程?这些设想都令人期待。
文化产业的聚集同样不可或缺。依托三星堆丰厚的文化资源,建筑、绘画、音乐、舞蹈、戏剧、文学、时尚、新媒体等领域从业者都可以参与其中,构筑一个巨大的“创意产业”综合体。三星堆可以为文化产品提供展示空间,游客则能够见证和亲历这些过程。通过深入的文化挖掘和二次创作,以三星堆的某个元素为基础的区域形象标识会提炼得愈加醒目,依托这一形象标识,可以举办文化节、艺术节。每一个清晨或夜晚,人们都可以和遗址亲密接触,从这里获得关于过去和未来的灵感,进而找到合适的方式呈现。
我们期待,未来的三星堆遗址从考古舱转变为兼具历史遗址保护和城市文化功能的园区,成为与城市共生、与公众共同成长的文化课堂。毕竟,考古遗址区和博物馆区从来都不是城市的孤岛,而是吸引更多人参与文化传承的客厅。
《 人民日报 》( 2022年03月30日 第 12 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