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代表热议"实体书店大有可为"
西城团朱涛代表就实体书店助力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本报记者 王广燕
1月6日,市长陈吉宁在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支持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围绕实体书店如何转型发展、更好地助力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
“书店+”模式点亮公共空间
“书店天然地具有公共空间的属性,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这方面书店应该大有作为。”市人大代表、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王斌说道,目前国内有的城市尝试实体书店+公共图书馆的跨界合作,由实体书店提供优质的内容运营,图书馆提供开放的空间,既丰富了馆藏资源,又提升了馆店双方的服务价值。
此前,东城区出台全市首个引导支持实体书店进商场、进楼宇、进社区、进园区的“四进”专项扶持政策,进一步为实体书店指明发展方向。王斌表示,在引入实体书店运营公共文化空间时,政府不是无偿地将公共空间提供给企业使用,而是通过政策引导其持续盘活空间,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的匹配度,满足大众需求。在具体合作模式方面,政府可以提供一些政策引导,鼓励多样探索。
书店转型“城市文化会客厅”
“书店不能单纯卖书,如果只是买书的话,读者可以在网上解决。大家必须来书店的原因,就是在这里能够感受到在网店里没有的服务,享受到独特的体验。”市人大代表、新华书店总店党委副书记兼总经理朱涛认为,实体书店的场景优势是网店所没有的,这为实体书店的转型指明了方向,那就是以书为媒,打造综合文化消费体验场所,由此增强对读者的吸引力。
实体书店是城市中重要的文化消费场所,也是凸显城市气质的“文化会客厅”。市人大代表、正阳书局创始人崔勇说,实体书店应积极探索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通过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为城市更新赋能。“北京是全国文化中心,集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于一身。在引领城市文化与生活方式方面,实体书店应该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力。”
重视“里子”做好内容运营
近年来北京涌现出一些颇具网红气质的“最美书店”,吸引人们慕名打卡。在崔勇看来,实体书店虽能凭借“高颜值”在社交网络吸引不少热度,但书店要牢记其主业不是做打卡景点,而是经营图书。“书店的美不仅在颜值,更在于内涵。书店不光要在装修方面下功夫,更要经营好特色公共文化服务,把最重要的‘里子’做好。”
王斌也认为,无论实体书店如何转型,都不能脱离其本质职能。“我认为书香北京的‘香’在图书的内容价值与精神力量。书店还是要选好书,通过每家书店‘总编辑’的精挑细选,体现出独有的格调与品位。在运营好内容的同时,也要在内容的传播上下功夫。在做好内容传播方面,目前许多实体书店还有些薄弱,要策划更多优质活动使书香飘得更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