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之南”青海海南:七十载补民生短板 谋城乡巨变
中新网青海共和8月1日电 题:“大湖之南”青海海南:七十载补民生短板 谋城乡巨变
作者 潘雨洁 王芊月
70年来,地区生产总值翻九番,从3922万元增加到200.27亿元,年均增长9.6%;
70年来,民生支出稳定在财政总支出的80%以上,全州5.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日前,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长尕玛朋措在该州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数览”当地改革发展“成绩单”。
图为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城风貌。武俊杰 摄
海南藏族自治州,因地处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南部而得名,是通往西藏和青海南部地区的交通要冲,历史上“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越境而过,素有“海藏通衢”之称。总人口44.7万,有藏、汉、回等28个民族,其中藏族占67.9%。1953年12月,“海南藏族自治区”宣告成立,1955年7月更名为“海南藏族自治州”。
从“没路、没鞋”到“四通八达”
1976年,国家决定兴建龙羊峡水电站,那时,仁青才让是海南州共和县曲沟乡的一名青年干事。“当时,曲沟乡三个村要整体搬迁到海西州。”他回忆,每天要步行三小时从县城到乡里,“山高路远、风沙很大,村民们都在放牧难以集中,搬迁动员工作困难重重。”
当时的共和县是贫困县,由于气候和地理环境限制,种地收成不稳定,满目黄山、黄土。“工资只够维持家庭基本支出,有时甚至吃不饱、穿不暖,鞋穿坏了也换不了。”仁青才让说。
一晃几十年过去,如今的共和县早已绿树成荫、街道纵横,俨然一座生机盎然的高原小城。目前,正值海南州成立7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期间,县城中处处欢歌笑语。
“那时候,脚下连路都没有,到现在,生活的变化日新月异,老一辈人讲过去的事给年轻人听,他们都不相信。”仁青才让笑着感慨。
从空荡的黄土滩到建成龙羊峡水库、农牧业现代化基地、光伏发电园区、绿色有机的生产基地,到家家户户不再受水电通讯设备限制,今天的海南藏族自治州焕然一新。
海南州委副书记、州长尕玛朋措表示,七十年间,一大批填空白、蓄势能的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如今,海南全州所有乡镇和行政村道路通达率为100%;森林覆盖率达12.6%;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0.9%;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图为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城风貌。共和融媒供图
从“帐篷学校”到“因材施教”
1955年,彭措出生于海南州共和县恰卜恰镇尕寺村。“那时,家长决定让孩子上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他回忆,村里只有两个孩子上到了初中,自己在奶奶的支持下,才“幸运”地踏上求学之路。
初中毕业后,彭措来到共和县江西沟乡担任藏文老师。彼时牧区没有固定学校,牧民们根据四季草场迁移,建立“帐篷学校”。“很多孩子因为放牧无法上学。”他说,1980年自己调至共和县民族中学任教,“一开始只招到两个住校班和一个走读班,学生很少。”
然而,彭措并未因条件艰苦而退缩,他深入了解每个家庭和学生,与他们保持紧密沟通,并“因材施教”、积极鼓励,将越来越多学生培养成才。如今,彭措的很多学生回到县城当老师,也有人考入全国重点大学。
而县城的教育环境也早已不复往昔,从田地间的一所中学,到现在多所学校林立、交通便捷、校园整洁、设施完备。
据悉,海南州建州70年来,“9+3”免费职业教育、15年免费教育全面实施,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图为彭措在共和县城当志愿者。武俊杰 摄
见证这一切的彭措已年逾六旬,他依然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类讲座,并主动成为一名县城志愿者。“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让草原上的孩子们拥有了更好的明天。”他欣慰地说。(完)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