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余位“小发明家”郑州同台 用奇思妙想“科创未来”
【解说】7月22日,2022-2023年度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在河南郑州拉开帷幕,该赛事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的23项自然科学素养类中小学全国性竞赛活动之一。
【解说】在总决赛现场,“自动石榴采摘机”“基于语音和手势识别的人工智能电梯”“垃圾收集装置”……来自26个省市自治区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超3000名学生,带着1400多件充满奇妙思想的创意发明作品,进行一场科技创新的角逐。
【同期】新疆赛区参赛选手 麦吾兰江
我们这个作品是通过红外接收实现它的前进和后退,然后通过电机来剪取果实。我们对未来的展望,它还可以通过灰度传感器来检测果实的成熟(度),因为石榴红了,就是代表着熟了。然后再通过超声波测距,来施行精准采摘的全自动化。
【同期】香港赛区参赛选手 陈颂康
我设计了一些自动Tese板(马桶盖)的系统等,利用一些洗手液和水,让它们成为消毒液来冲厕所。我希望通过这个发明,令人记起(用完厕所)必须要盖上厕所板,防止一些水(喷)溅出并传播疾病,还希望提醒人们洗手时,要使用洗手液等,洗掉手上的油脂、病菌等。
【解说】据介绍,此次参赛选手,从全国各赛区成绩前30%的学生中角逐而出,根据不同年龄段创新能力的特点,以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差别,将参赛对象分为五个组别,作品内容涵盖环保、医疗、教育、安全等多个领域。
【解说】走访中记者发现,现场参赛作品的发明创意大都源起于日常生活,展示了青少年学生们的科创素养以及对焦点社会问题的深入探索。
【同期】广东赛区参赛选手 许丞
我了解到残障人士在出行的时候,由于视力的问题,在操控电梯的时候非常不方便,但是我观察到他们的语音和手势在使用的时候是没有问题的。那我就萌发出了制作这样一台基于语音和手势识别的(人工智能电梯)这样的想法,可以通过语音和手势操控电梯到达指定的楼层。
【解说】与其他赛事不同,该赛事采用了“评审圈”的方式,评委嘉宾将根据发明过程、发明影响、发明交流三个角度对作品进行打分,同一个“评审圈”的选手们也将互相对彼此的项目作品进行打分和交流,使评分过程更公开透明。这场竞赛,对新疆赛区的选手麦吾兰江而言,让他的小发明有了“大收获”。
【同期】新疆赛区参赛选手 麦吾兰江
我跟同龄人同台竞技,学到了看到了许多新的思路和新的技术,我希望能把这些东西融入到我的未来发明当中,能更好地服务大美新疆,同时也能为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应有的努力。
【解说】据介绍,该赛事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指导,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主办,郑州市人民政府、中共河南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河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承办。赛事期间,主办方分别举办了一个主论坛和三个分论坛,共话“未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等话题,与教育工作者、关注教育界未来的人士们共享最新教育理念。
【同期】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理事长 李希奎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及其所属基金会愿与各方一道,充分发挥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在青少年科创领域的影响力,继续搭建多维度、深层次、多地区的青少年国际科创交流渠道,为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背景的青少年提供交流的机会。
【同期】四川赛区科创老师 张宇栋
一个很明显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庭,他们参加到了我们科创学习的队伍中来,他们其实是很享受这个过程的,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主动地去学习很多知识。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