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 做好“三茶”融合这篇大文章
乔金亮
要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融合文章,春茶期正是好机遇。“三茶”融合就是要让文化之美为产业铸魂,以科技之力为产业赋能,以茶科技的硬实力和茶文化的软实力,激发茶产业的无限可能。
春芽吐新绿,清气满人间。眼下正是春茶采摘的关键时节。春茶的产量与产值分别占全年的五成与七成,一直是茶叶市场角力的重点。能否把握好春茶季的产业融合机会,考验着茶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益。
过去两年的春茶期,习近平总书记都对茶产业发展做出重要指示。2020年4月,总书记在陕西平利县考察时步入茶园,同茶农们亲切交谈,希望乡亲们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2021年3月,总书记在福建武夷山考察时察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我国是世界第一茶叶大国,茶园面积占世界的六成,毛茶产量占世界的一半,茶叶消费量超世界的四成,出口额世界第一。近年来,各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推动茶叶产能持续扩大,产业链整体水平得以提升。目前,我国已形成四大优势区域,茶树品种结构不断优化,茶园管理水平显著提高,茶叶加工基本实现机械化。茶产业让一座座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一棵棵茶树也铺就了一条条乡村产业振兴路。
不过,在茶产业快速发展中,一些问题也开始凸显。产业集中度低,经营主体多、小、弱,家庭式、作坊式不少,产业链条短;加工水平不高,速溶茶、茶食品等精深加工产品以及茶多酚、茶色素等功能成分开发不足。我国有茶叶类商标5万多个,但大部分缺乏市场影响力;有全世界最好的茶叶,但千家茶企却不及一家“立顿”。更有甚者,过度包装、夸大宣传等营销乱象,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等违规行为,“天价茶”炒作现象等,近年来时有发生。
小小茶叶,一头连着千万茶农,一头连着亿万消费者。破解行业面临的供需失衡、质量不稳、效益不高、营销乱象等问题,既是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处,也是我国从茶叶大国迈向茶叶强国的必由之路。为此,要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融合文章,春茶期正是好机遇。
如果把茶产业比作一架飞机,茶文化和茶科技就是两翼。从茶文化角度看,近年来新式茶饮兴起,年轻一代对茶焕发消费热情。要着眼新生代的需求,创造更多具有流行张力的消费场景和产品形态。从茶科技角度看,从标准化生产到规模化加工,都需要科技的加持。应支持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合力进行茶科技创新,开发精深加工产品。从茶产业角度看,应将茶叶从单一产业变为复合产业。比如,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推进茶旅融合,发展体验、研学等业态。总之,“三茶”融合就是要让文化之美为产业铸魂,以科技之力为产业赋能,以茶科技的硬实力和茶文化的软实力,激发茶产业的无限可能。
茶产业的现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乡村特色产业的现状。当前,乡村产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竞争现象,大路货多,精品和优质产品少;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和效益偏低;有的产品虽优秀,但“养在深闺人未识”,没能走出深山、实现优价。不同于粮食,特色农产品更市场化,在价格上更有弹性,也更有条件跨界融入现代要素和时尚元素。乡村产业是涵盖一二三产业的大农业,要立足特色资源,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使其业态更丰富、功能更多元,推进产业融合,从而不断壮大。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