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双向奔赴的“秭归实验”——华中农大四代科学家秭归接力启示录之二

发布时间:2023-11-15 10:30:00来源: 中国青年报

  如今,在任何一个季节来到湖北秭归,都能看到挂在枝头成熟的鲜橙,以及橙园里果农忙碌的身影。

  2000多年前,屈原为秭归写下《橘颂》,在当地人读来,别有一番滋味。秭归县柑橘协会秘书长、正高级农艺师向长海说,当地果农和一起并肩奋斗的一代代华中农业大学的师生,也有诗篇里所讴歌的自力更生、探索创新、甘于奉献的气质。

  秭归人种柑橘有一种韧性,房前屋后,只要能落脚,就栽上果树。几代华农人也有这种韧性,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相互启发 双向奔赴

  谁也不曾想到,今天广受国人喜爱的早红脐橙“九月红”,其发现竟是那么偶然。

  2005年9月,秭归县的农技员谭勇发现一株罗伯逊脐橙树有点特别,“其它树上的橙子还是酸溜溜的时候,这棵树上的果子,附近的小孩就开始偷偷摘着吃,还好吃得很”。而按照果农的经验,当地的橙子起码要等到11月后才能慢慢成熟。

  他带着橙子和满心的疑问,坐车到武汉,直奔华农教授邓秀新家中。

  邓秀新切开一看,同样一惊——这个果子外观像脐橙,果肉却像温州蜜柑,果汁还特别丰富。

  第二天,他和谭勇坐了近6个小时汽车赶到当地果园。在这里,他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经细胞和分子鉴定,这是全世界迄今为止自然产生的唯一一个嵌合体无籽柑橘品种,遗传稳定,独一无二。

  柑橘树的变异从理论上讲,只有百万分之一的可能,而能被发现的更是微乎其微。邓秀新情不自禁地给谭勇竖起了大拇指,“你这是中国柑橘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发现呀!”

  经过技术人员选育、培育,2008年农业部授予“九月红”新品种保护权证书。而今,秭归县种植“九月红”脐橙近6.5万亩,产量近14万吨,每年农历9月底采摘销售,弥补了此前脐橙近两个月无鲜果上市的空档。这一品种被称为可用吸管吸的“果冻橙”,有“网红橙”的美誉。

  不仅是“九月红”,得益于2000多年的传承和华农教授章文才多年的培训,秭归有一批常年与泥土和橘树打交道的“土专家”,在种橙、管护方面相互启发技艺,桃叶橙、锦橙等品种的发现都离不开当地农技人员的发掘和守护。

  邓秀新曾这样对自己的学生说,大家的柑橘专业知识40%来自华农的课堂,60%可以到秭归去学习,向谭勇等当地技术人员学习。

  “秭归实验”不断发酵

  走进秭归,人们说起的都是华农人带来的改变。而今已是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的邓秀新院士更愿意将华农跟秭归的合作总结为,“是一种相互用力相互支撑的模式,就像榫卯结构,谁也离不开谁”。

  邓秀新说,秭归是一个古老的柑橘产区,但是之前种植区太小、太分散,也没有科技的支撑,没有优良的品种,从整体上、效益上来讲,不能称之为产业。正是有了华农科技队伍的介入,才真正让一颗果子改变了无数个村庄,改变了一个县域,这无疑是科技支撑产业带来的成就。

  反过来说,秭归大地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实验场,起到了大学实验室起不到的作用。“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一块试验田,有个几百亩、上千亩田地就很了不起了,但秭归是拿出一个县的土地和农技人员助你做学科研究。”在邓秀新看来,秭归这块可持续耕作的试验田,也成就了华农的一流学科建设,推动了中国柑橘产业近20年的快速发展。

  比如,秭归拥有独特的气候、多年积累的种植技术等优势,同样的品种在校园试验田结出的果实一般,但在秭归表现特别好;从美国引进的优良品种,理论上应该适合中国,但如果放在秭归种了多年也种不好,其他地方也很难种好。

  三峡大坝建起后,秭归冬季的平均气温比周边地区高1-2摄氏度,属于暖冬气候,特殊的河谷气候和适宜的土壤结构使这里成为柑橘生长的乐园,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柑橘品种都能在这里种植。这里出来的成果,就具备了推广价值。不少从秭归走出去的新品种和新技术,最后推广到广西、云南等其他柑橘主产区。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从秭归农村走向全国柑橘主产区的乡土技术员成千上万,经常是当地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来秭归迎接,工资待遇优厚,很多人兼职指导每年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

  秭归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宋兴建记得,全国柑橘主产区赣南脐橙开始起步的阶段,当地专门成立了果业局,秭归人在那里做技术推广,每个月只需要上15天班,就能拿到1100元工资,而那时普通劳工一天的收入是8元。“秭归的农技人员一次就去了500人”。

  自立自强的中国科研样本

  位于九畹溪镇砚窝台村的秭归县柑橘良种繁育中心,无疑是一个神秘的所在。

  该中心副主任、10多年前从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的曹立新介绍,一个良种培育的周期最少也要8-10年,长的要20多年,即使如今有了柑橘基因测序技术的加持,也需5-8年。走上百姓餐桌的诸多优良品种,都是多年前就开始培育的。

  “做有深度的研究。”多年前,邓秀新院士团队在这里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院士柑橘工作站,帮助构建脐橙“芯片库”。秭归当下种植的主流品种也就几个,而这里储备了柑橘品种资源126个,建成三峡库区最大的柑橘良种种质资源库,攥牢了脐橙种业的“中国芯片”。

  比如,秭归脐橙的“新贵”——宗橙,即源自邓秀新团队在秭归县的发现。宗橙棕色果皮、口感细腻、甜度高,比普通甜橙晚熟两个月。

  此前,上海市场出现了一种棕色外皮的“巧克力橙”,产自澳大利亚,6个卖价268元。对于自己研发的宗橙,邓秀新团队通过基因测序、分子机制研究,弄清了其变异位点,以及与澳大利亚棕色果皮脐橙的不同,并在国际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事实证明二者异曲同工、基因变异不同,“这就让秭归宗橙在国际上有了立足之地”。而如果没有团队自己的研究,极有可能“吃了官司又赔钱”。

  邓秀新介绍,截至今年10月,国际上共发表了18个柑橘的测序基因组,“其中有13个是我们团队完成的,包括第一个柑橘基因组-甜橙,这就显示了我们国家在基础研究方面,有些领域已经走在全球前列”。

  不仅是一个果,更是一条链

  秭归山地“小火车”的技术开发,则为整个产业链延伸提供了注脚。

  作为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的李善军,常年在鄂西山区的柑橘果园调研。他还记得17年前来到秭归柑橘园的情形,正是在这里,彼时刚刚研究生毕业的他找到了“爬坡”的初心。

  2005年,邓秀新陪同美国的柑橘专家来秭归考察。秭归的柑橘都种在山坡上,上下落差有的达数百米。面对绵延的群山、茂密的橘树,客人很好奇:这么陡的坡,柑橘怎么运下来?

  邓秀新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都是果农肩挑背扛下来的。”

  怎样能帮助果农更轻松地把果子运下山?回到华农后,邓秀新就给老师们讲,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打通果园到公路的‘最后一公里’。”李善军和导师张衍林教授设计了“一条能爬坡的路、一列能运货的车”,并且要让果农用得起、愿意用。

  秭归山区坡度普遍达四五十度,陡峭崎岖,他们决定制造成本低、安装简便的单轨运输路线,让轨道顺着地形、地势变化蜿蜒,让无人驾驶的机车一级一级爬上坡并下坡。

  “果园单轨运输机”研发出来后,团队先在华农校园里的山地上试验,再运送到秭归橘园中试用,并收集果农的反馈意见,对机器不断完善,使之越来越智能化、省力好用。

  这种运输机可负重300公斤。据秭归县农业农村局统计,截至目前,全县安装了1700多条田间单轨运输车,轨道长度32万多米,受益果园10多万亩,脐橙坐“小火车”出园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线。“果园单轨运输机”如今已在全国15个省份推广使用。

  李善军说,在华农工学院,包括研究生在内的柑橘机械研发团队已超过80人。

  目前,华农有400多人长期在做柑橘研究,其中教授近30人,与园艺、资环、机械、食品、经管等多学科交叉,这个规模在世界范围都不多见。我国园艺领域的国家级人才一半以上在华农。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园艺学排名世界同类学科第一。

  1978年,我国的柑橘产量只有40万吨,不必说最大的产地巴西和美国,就是紧邻的日本产量也是我国的10多倍。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柑橘园面积为4550.31万亩、柑橘产量为6003.89万吨。根据世界粮农组织发布的报告,中国柑橘产量约占全球柑橘总产量的28%,中国柑橘园面积及柑橘产量常年稳居世界首位。

  “华农和秭归是一种双向奔赴。”在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院长程运江看来,华农和秭归的这种合作模式,奠定了中国柑橘产业迈向世界一流的基础,也奠定了中国柑橘研究走向世界前沿的基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世昕 雷宇 朱娟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