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用乡愁写下美丽的诗行

发布时间:2023-11-15 10:32: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作者:胡红拴(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

  蒋建伟的散文集《水墨色的麦浪》(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23年9月出版),是近年他发表于各大报纸与名刊上的散文新篇力作。蒋建伟出生在河南周口的项城,一马平川的大平原,造就了他豪爽豁达的性情。这性情,当然也融入了他的字行,让他的散文有了率真干脆的味道,读起来酣畅淋漓、痛快舒畅。

  比如,他在《抬脚踢玉》中对友人的描写,“吴朋友也是个细心人,先是像一个地质勘探员似的,原地观察一圈,捡一片红土疙疙瘩瘩的凸处,‘啪’,飞起一脚,鞋面和裤脚立马溅满了泥浆,哪还理睬!于是乎,泥浆和大大小小的石块摊开了,一股股土腥气扑鼻而来,湿漉漉的,娇滴滴的,不知是哪里的女子在轻轻叫着谁呢”。读到这里,那熟悉的画面充满脑中,让我有了老酒开坛的感觉。我也有十几年地质队工作的经历,文中似曾经历的桥段,扑面而来的大地馨香,如诗,如画,如酒,如茶,一瞬间即可灌醉心神。

  散文之美,在于一个“散”字,在于万千看似各自独立的闲散之花,被一条青藤或一株枝干连串在一片青绿之上,浓郁的情绪,也就会在那生命的绿植上叶茂枝繁。蒋建伟深知故乡泥土那醉人香气的奥妙,深知故乡那大平原上泥土种植出的亲情的重量,更懂泥土中的乡情、乡愁与乡恋。《被掰碎的土地》应该是蒋建伟对土地、对故乡、对父母浓浓亲情的一次心绪释放。蒋建伟围绕他家乡的土地,讲述了几代人对土地的热爱和眷恋:“爷爷”违背先辈意志,没有将其父亲葬进肥沃的“东地”,而是“把好地留给子孙们”作为传家的理念。后来父亲与大地融为一体,“老远就能闻到他身上的那股子土腥味儿”“土地是爹的命根子”。作者对土地继承进行了文化源流意义上的诠释,也通过对话、问答,将父母的勤劳,将“爹”这位中国千千万万农民中的一员的淳朴、善良和对土地的执着,将自己对父母的爱、对土地的爱、对故乡的爱,于无声处展现出来。

  作为中原汉子的蒋建伟,具有“忠厚、踏实、仁义,热情好客,真挚豪放”的性情。他在《怒从黄河来》中这样来写芦苇荡:“清瘦、苍凉,即使是一棵,也在努力高举着一团白亮亮的雪花……它们如同燃烧的白火焰,撕咬着,拼生赴死,奔向大海。”这种芦苇荡的精神,这种黄河的血性,这种大气磅礴的胸襟,这种“拼生赴死,奔向大海”的执着个性,不正是我们民族的魂魄之所在吗?

  地处大平原的豫东,沃野千里,麦浪亦如浩瀚的海洋。地处老子的故里,文脉兴盛,“水墨”二字,便可道尽千古。生活的平实味道,乡愁乡恋里的醇香,也让大平原上种植出的亲情麦浪更能醉人,也让这麦浪上的水墨,在天地的宣纸之上,留下乡愁写就的美丽诗行,随着春的墨绿、夏的金黄,飘散,荡漾。这也许就是蒋建伟将这本新书取名《水墨色的麦浪》之故吧。

  《光明日报》(2023年11月15日 14版)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