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进44号界碑
“雪域江南,英雄察隅”是人们对西藏林芝市察隅县的美称,这里有着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海拔落差大,气候“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西藏军区某边防团竹瓦根边防连就驻守在这里。
近日,连队官兵又一次踏上巡逻路,他们在无人区里跋山涉水,目的地是中缅边界海拔4750米处的44号界碑。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巡逻队伍里有来自其他连队的4名女兵,这是她们首次执行巡逻任务。
迎着初升的太阳,巡逻官兵整理好装具登车。巡逻车疾驰在蜿蜒颠簸的山路上,透过车窗,刀削斧砍般的大山、冰雪未融的草滩组成了一幅别样的边防画卷。一路上,班长刘金辉为女兵们介绍边防巡逻时的注意事项,首次参加边防巡逻任务的女兵们显得格外兴奋。
巡逻车开到原始森林边缘就没有了路,大家下车徒步前进。原始森林里树木遮天蔽日,潮湿的空气中夹杂着枯叶腐烂的刺鼻味道,熏得人几乎要窒息。
虽然已是深秋,路上少了毒虫和蚂蟥的袭扰,但一路上仍不能掉以轻心,长满苔藓的巡逻路边就是悬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跌落深渊。
“森林里路不好走,大家注意脚下。”巡逻经验丰富的中士刘金辉叮嘱4名女兵。
“大家加把劲儿,坚持就是胜利!”巡逻队伍中的中士班长郑发丽不断给战友们加油鼓劲儿。郑发丽是4名女兵中兵龄最长的,4年前,大学刚毕业的她报名参军,如愿被分配到了西藏边防。但是由于工作岗位不同,她的巡逻梦迟迟未能实现。经过一次次争取和坚持,终于有了这次宝贵的参巡机会。
艰难跋涉3个小时后,巡逻分队到达休息点组织休整。在这寒风呼啸、气温冰冷的峡谷间,官兵们拿出单兵自热食品补充能量。热气腾腾的饭菜下肚,浑身暖和起来,大家的体力逐渐恢复了。
边防线上,天气变化极快,刚刚还风和日丽,一会儿黄豆粒大小的冰雹便劈头盖脸砸下。穿密林、蹚冰河、翻雪山……巡逻队伍冒着寒风向界碑所在的山口继续挺进。
“前方就是钟建明、郑旭两名烈士牺牲的地方。60多年前,他们在完成对山口地貌勘察任务归建途中,由于积雪太深不慎掉入冰湖,壮烈牺牲……”翻过一座高山,巡逻官兵们来到大冰湖边。巡逻队伍在这里举行了默哀仪式,这是官兵们每次巡逻的惯例。
随着海拔逐渐升高,气温不断下降,“绝望坡”越来越近。
“绝望坡”又称“英雄坡”,是前往目标点位的必经之路,这是个近70度的陡坡,山上碎石遍布,官兵们只能手脚并用向上攀爬。
寒风夹杂着大雨,空气越来越稀薄,上等兵卢烁烁出现了强烈的高原反应。
“还能不能坚持?要不你休息一下。”连长林冠龙关切地问。
这名年轻的女兵眼神坚毅地说:“连长,我没事,就算是爬我也要爬到界碑前。”
卢烁烁出生于2004年,入伍前就读于南方医科大学,报名参军时,她主动申请到艰苦偏远地区服役。刚下连的一次巡逻分享会上,倾听着班长的讲述,卢烁烁对边防线心驰神往,她很想踏上巡逻路,为界碑描红。为了实现这个愿望,卢烁烁苦练体能,很快从同年兵中脱颖而出,顺利获得了此次巡逻的“入场券”。
上坡的路上碎石遍布,并且覆盖有积雪,大家手拉着手慢慢向上爬。经过1小时的艰难跋涉后,巡逻官兵终于抵达了本次巡逻的终点——44号界碑。
“战友,你辛苦了。”如愿以偿的卢烁烁难掩激动,轻轻抚摸着界碑。
“同志们,你们记得刚来竹瓦根边防连时,在连队前面看到的那两座界碑吗,它们就是对照这个一比一仿制的。把界碑立在连队门前,就是希望我们一茬茬官兵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使命。”连长林冠龙说。
雪山之巅,女兵们小心翼翼地擦拭界碑,然后用油漆为界碑描红。随后,大家取出国旗,迎风展开。
“边防有我在,请祖国和人民放心!”界碑前,官兵们庄严宣誓。他们铿锵有力的声音,久久回荡在高山峡谷间。
陈长宏 惠雁翎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