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高铁新线的“绿色密码”是什么?
8月31日
贵南高铁全线贯通
贵阳至南宁列车最快运行时间
缩短至3小时以内
山水相依,崇山峻岭变通途
一幅经济兴、生态美的画卷徐徐展开
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之际作出重要指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关系民生福祉的重大社会问题。
放眼黔桂山水,处处绿意盎然。这绿,是自然天成的绿,是生机勃勃的绿,更是和谐共生的绿。
贵南高铁跨越众多水系及水源保护区,沿线分布自然保护区10处、世界自然遗产地2处、风景名胜区7处、森林公园7处、地质公园1处、湿地公园4处、城市饮用水源区13处。
贵南高铁穿越九万大山,在绿水青山架起一座座生命之隧、生态之桥。
01
一条绿色景观长廊
从2016年冬开工建设,到2023年秋全线运营,贵南高铁的建设历经近七载风雨。贵南高铁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贯彻了“生态选线”的原则。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附近的九万大山地带,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是“中国南方喀斯特”7个世界自然遗产区之一,堪称“喀斯特岩溶地质博物馆”。
然而,选择同时满足符合沿线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运营安全的线路方案,十分困难。
“我们深入九万大山近1000平方公里范围,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反复比选,放弃了对世界自然遗产地核心区影响大的西侧绕行方案和影响运营安全的东侧绕行方案,最终决定穿过世界自然遗产地缓冲区。”贵南高铁环保专业设计负责人吴展波介绍道。
为了不影响世界遗产地的完整性和突出价值,建设者在保护区内尽可能采用更低影响的工程措施。当然,这对他们来说,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
贵南高铁全线第一长隧九万大山一号隧道,所在区域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隧道洞身共穿越9套地层、3条断层、2条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
在充满溶洞和暗河的喀斯特地貌中建设隧道,就像头顶一个个未知大小的水缸。有些区域的掘进就像是“拆盲盒”,随时可能有意外发生。
“无论是最初的选线,还是施工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保护沿线绿水青山。”时任云桂铁路广西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王先龙说。正是秉持了绿色发展的理念,贵南高铁被成功打造成独具魅力的铁路绿色景观长廊。
02
保护“会开花的河”
深山腹地,众桥飞架。
位于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的澄江国家湿地公园,水碧天蓝。河面上,黄白相间的海菜花开得正盛。
海菜花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濒危水生药用植物,对水质要求极高,必须在无污染的流水中生长。
不远处,便是贵南高铁全线最长的一座特大桥梁——澄江双线特大桥。
贵南高铁澄江双线特大桥全长15.5公里,7次跨越澄江,无论是从水质保护还是湿地环境保护等方面出发,对铁路建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贵南高铁仅用‘46步’就跨过了澄江国家湿地公园。”8月31日下午,在澄江双线特大桥桥下,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贵南高铁项目部总工程师苏力接受采访时说。
为了减少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他们巧做“减法”,在大桥跨越湿地保护区的范围内采用节段拼装梁46榀,有效减少桥墩数量34个,节省占地约1200平方米。节段拼装梁采用集中预制,分节拼装,不需要现场浇筑、养护,有效保护了周边湿地生态环境。
桥上飞速巨龙,桥下一汪清泉。除了澄江双线特大桥,还有跨越狮山水库的拉里双线特大桥、跨越都匀清水江国家湿地公园的清水江大桥、跨越荔波黄江河国家湿地公园的漂洞河2号双线大桥……
一座座高桥巍然耸立,栉风沐雨,真正描绘了一幅幅和谐共美的锦绣山河图。
03
守护“小鸟天堂”
温度与速度并存,绿色与发展共生。
在贵南高铁澄江双线特大桥跨越鸟类保护区的部分,一段高约4米、长3.69公里的声光屏障成为贵南高铁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最大程度地减少声、光对稀有鸟类的影响。”来到声光屏障附近,总工程师苏力继续介绍道。由于附近现存鸟类160种,包括小鸦鹃、黑翅鸢、松雀鹰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20余种,铁路部门邀请相关专家多次深入实地进行勘察,详尽了解和掌握了动物们对噪音和灯光反应敏感的情况。
这段特殊的声光屏障,就像一个守护神,有效减少了高铁列车通过时对附近动物造成的干扰,还可预防鸟类进入列车运行范围,避免鸟类与列车发生碰撞,实现了运输生产与鸟类安全“双赢”,守护了“小鸟天堂”。
殷殷嘱托记于心,切切期望践于行。
贵南高铁穿越云贵高原、高原斜坡地带及广西盆地,铁路部门在设计、建设、运营过程中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殷切嘱托,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高铁列车自高原腹地
向大海的方向,呼啸而去
昂首阔步的方向
是不断加深的绿色底色
和永不停息的生态之路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