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文化

“代表通道”揭秘大国重器崛起之路

发布时间:2023-03-09 11:16:00来源: 中国青年报

  全国人大代表万步炎从事科研工作30多年,他用自身经历证明了两件事:一是科技的进步、国家的强大要靠我们自己,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二是中国人有能力、有志气,如果有人想卡我们的脖子,那也是卡不住的。

  探月落火、挺进海底、望见宇宙、锻造核“芯”……3月7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来自科技领域的基层代表讲述个人目标与国家愿景的双向奔赴,揭秘“卡脖子”背后,大国工程与国之重器的崛起之路。

  “月球和火星探测,我们起步晚,需要向先行者、先进者学习,但绝不是亦步亦趋地效仿别人,更需要把握时代科技发展规律,敢于创新、敢为人先。”二十载托举航天梦,全国人大代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总设计师孙泽洲深刻体会到,科技创新、跨越发展对使命目标实现的重要作用。

  2021年“天问落火”,“国外是从掠飞、环绕、着陆再到巡视逐步实现的,我们一步跨越发展。”孙泽洲说,为了这一大步,“天问一号”团队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技术攻关。

  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团队利用有限的数据构建自己的模型,利用地球再入的经验选择适合火星的方法,在地面创造条件进行试验积累数据,通过反复试验、反复修正,最终解决了火星着陆的问题。

  为了降低任务的风险,提高对火星进入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团队另辟蹊径摸索“天问一号”的进入方案。“我们采用的攻角调整方案,质量代价仅为国外方案的十分之一。”孙泽洲介绍。

  如今,中国在月球和火星探测领域进入世界前列。“代表通道”上,和孙泽洲一起为“仰望星空”奋斗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

  “中国天眼”被姜鹏称之为“传奇工程”。巨大的工程体量、超高的精度要求和特殊的工作方式,给工业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2010年,姜鹏和团队经历了一场近乎灾难性的技术风险,即“索疲劳问题”。为了研制出适合“中国天眼”的索网,团队几乎针对所有关键性制索工艺进行改进,前前后后失败近百次,在全国各地昼夜不停地进行各种试验和测试,历时两年,终于研制出适用于“中国天眼”的成品索结构,为射电望远镜按时落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除此之外,一架传统的射电望远镜调试周期在国际上都很少低于4年,而姜鹏和团队仅用时两年左右就完成这项极其复杂的调试任务。

  截至目前,“中国天眼”发现的脉冲星数量已经超过740颗,是同一时期国际上所有其他射电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总数的3倍以上。

  即便早已把看似天马行空的设想落地为“国之重器”,但是姜鹏认为:“我们还要保持足够的清醒,必须努力推进先导阵列的规划和建设,扎扎实实地解决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不断提升望远镜性能。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保持它来之不易的领先优势。”

  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孙泽洲和姜鹏期待着继续向浩瀚宇宙进发。万步炎则向着更深更广的海底世界挺进。

  万步炎是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多年来,他和团队克服重重困难,所有关键技术都从零开始,相继研发出我国首台海底浅地层岩芯取样钻机、海底中深孔钻机、“海牛I号”海底多用途钻机系统、“海牛II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等。钻探深度也从1米到20米、60米,一直到现在领先世界的231米。如今,他和团队已经在太平洋等大洋,在我国的南海、东海等海域钻出了2000多个“中国孔”。

  “我们已经将深海资源与地质钻探的核心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了中国人自己手里。”万步炎坚信,“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别人还没有做到的,我们中国人也有可能先他们一步做出来。”

  “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东明向大家介绍,半导体温控器件已实现科研成果转化,首次实现了国产温控器件500公里太空在轨验证。“我们已经实现了包括宇航级到工业级这样一系列的微型半导体器件的真正国产化,打破了以往国外高端温控器件的垄断。”孙东明说。

  作为一名来自科技战线的全国人大代表,孙东明表示,未来要自觉肩负起国家赋予的科技创新使命,发扬勇攀高峰的科技创新精神,要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为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努力奋斗。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尚君 王豪 叶雨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