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让“了不起”的人腰板挺得更直
“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成为这个春天牵动人心的一个约定。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亲自为民营经济发展“撑腰”,强调“我们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希望民营企业家“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专心致志搞发展”。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等也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过去一年做了多次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调研,一个直观的感受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不足。
他说,实体企业经过3年疫情冲击,普遍处于发展低谷,虽然旅游、消费等行业已经率先出现了强烈复苏信号,但全行业恢复仍需要一个过程。更重要的是,过去几年的民间投资下滑明显,一些企业看不清方向,持观望态度。
以刘永好所在的川商总会为例,去年,川商返乡投资的金额只有五六百亿元,而这个数字在过去几年基本维持在千亿元的规模,“下降一小半”。
全国政协委员、知乎创始人周源注意到,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私营经济离场论”等论调,“这是对中央决策和发展方针的误读和误导”。他说,民营企业的产权和企业家的权益得到保护,民营经济就能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激发潜力,企业恢复经济增长的信心和动力就会因此大大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很多代表委员都能随口背出这样的数字: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具有“56789”的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不容易。”不少代表委员谈到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时都会这样感慨,但终究是因为有党和政府的“撑腰”,走过来了。
1993年,刘永好和另外22位私营企业家一起当选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那年,刚过不惑之年的刘永好走上了人民大会堂的讲台,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在人民大会堂作大会发言的民营企业家。
他发言的题目是《私营企业有希望》,台下一片掌声。当时鼓掌的人里不少人后来被称为“84”派、“92”派企业家。这些人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浑身是劲”的中国,大家“摸着石头过河”,尽管河堤还没修好,河床不知深浅,政策也有反复,但压抑的创造力一经喷发,还是催生了无数奇迹。
磕磕绊绊走到今天,越来越多的代表委员希望将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制度化、法治化。从“赋予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在市场准入、融资、用地等方面同等的权益和地位”到“不断创新基础设施投资的方式方法”,多个建议见诸代表委员的议案与提案之中,“为民营企业正名”是其中的关键命题。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周汉民说,发展民营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其中的关键和全局问题就是思想观念,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相信市场的力量,相信民营经济的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表示,解决民营企业遇到的问题,其根本在于要厘清对它们的认识,“民营企业的问题看起来好像是政策问题、营商环境问题,根子在认识上”。
难题需破解,预期需提升。事实上,正如民营企业家多年前经历过的那样,从顶层设计到政策落实,越来越多的利好正朝民营企业家涌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各地陆续公布的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
“2023年将是民营经济一次腾跃之年。”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浩然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无论是从政策落实、经济环境还是企业自驱方面,今年都是近几年来最好的发展阶段。
用他的话来说,国家和地方始终在给民营企业发展“输送弹药”。他记得,2021年自己在全国两会经济界别联组会上向李克强总理作汇报,提出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按照半年或者季度预缴扣除的建议,仅仅过了18天,建议就正式落地。“这就是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和态度,我感同身受。”江浩然说。
刘永好也对未来充满信心。十年前,在新希望集团成立三十周年之际,刘永好向全体员工发了一封内部信,信的题目是《奔向大海》,当时,这位企业家希望,新希望能穿过四川的崇山峻岭,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今年,他又写了一封内部信,希望集团能经得起风浪、跟得上趋势,《继续远航》。
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在谈到民营企业发展的难题时,习近平总书记说,“今天的民营企业生长在中国希望的田野上,但一开始面临的却是一片荒芜。他们在夹缝中求生存,筚路蓝缕闯出一条路来,这个过程何其艰难。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作出今天的贡献,非常了不起。”
这次,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让这些“了不起”的人更是挺直了腰板——民营经济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朱彩云 记者 王林 张均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