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怎样才能强起来
大家有就医需求时,常会陷入一种两难境地。去综合医院就诊,就要面临挂号难、排队久等难题。可是到社区医疗机构就诊,心里也不免会犯嘀咕:医生够专业吗,会不会耽误病情?这次疫情期间,更是切身感受到了大力发展基层医疗的重要性。未来,如何让基层医疗强起来,使人们就医更便利、放心?
岱青(某三甲医院主治医师):
疫情的冲击不仅是对医院和医务工作者的考验,也暴露出了一些此前未被充分留意的问题和短板。
医疗系统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是我感受最直观的一点。去年年底的疫情高峰到来前,医院的工作已经十分忙碌,感染高峰到来后,更是出现了大规模的医护人员“带病上阵”现象。最艰难的时候,病房里共两个医生、4个护士“连轴转”,还有部分研究生、规培生冲在一线。有的放矢,对确有需求的一线医疗机构加大资源投入,可以有效缓解此类现象。
同时,医院面对特殊情况的应急能力相对缺失,也是需要补齐的短板。疫情高峰到来时,外科、妇产科、儿科等都开放病房,收治新冠病人,但一线医生并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只能在呼吸科医生的指导下“赶鸭子上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如发生医疗挤兑时,大量积压的急诊病人也会让人急在心里却束手无策。对此,不论是各家医院还是公共卫生体系都应加强重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3年防疫历程,也让医院积攒了一些之前不具备的经验。这次疫情高峰到来前,医院提前准备了较多的呼吸机和药物,医疗秩序得到基本维持。如何总结疫情经验,优化未来的医疗工作,需要在政策层面加以研究。
陈应军(社区医生):
理想的社区医疗服务,应该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解决日常的健康问题,这离不开一系列人性化、精细化的服务举措。
现实中,要减轻人们的就医心理负担,社区医院可以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方式,在居民和医生之间建立起长期固定的“朋友式”伙伴关系。如此一来,一旦居民遇到健康问题,就能随时与家庭医生进行沟通。家庭医生朋友的主动关心,也能帮助居民及时排除健康隐患。
此外,社区医疗机构可以依托信息化服务手段,优化就医流程,改善辖区居民的就医体验。我所在的马家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推出了“掌上服务”,签约居民可以与家庭医生在线交流、线上复诊、预约挂号等。通过“互联网+”打通医院、医保和药品配送企业等各方系统,实现了“药品上线、配送上门、服务上位”,居民就医的获得感和满意度都大大提升。
与上级医院联动,完善科室设置,根据社区自身特点打造特色服务项目,能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就医需求。比如,针对失能、半失能等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可以提供送医送药上门、安宁疗护等服务项目。针对腰腿疼痛等老年人常见病,也可以打造中医药特色服务诊区,通过中医推拿按摩、针灸等方式,减轻患者病痛。
郑山海(医生):
要做强基层医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发力。
首先,基层医疗是健康的“守门员”,应该承担普通门诊的首诊任务。患者感到身体不适,应该首选在附近社区医疗机构就诊,由社区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初步的鉴别诊断和病情分析,然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或治疗,或转诊到相应的上级医疗机构。这样既能把综合医院从繁琐的门诊工作中解放出来,也能在源头上保证社区医疗机构发挥应有作用。
其次,社区卫生机构要吸引患者,必须具有将患者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的能力。否则,若是社区看完了,需要转诊,可是后续的工作完全需要患者自己去“蹚道”,社区初诊就变为“多此一举”。
第三,建立社区医院和综合医院间的医生合理流动机制。不同医生有着不同的特长,有的喜欢埋头看病、有的理论功底很强,但临床应用能力较差。建立不同层级间医生的上下流动机制,对于做强基层医疗机构大有益处。要做到这一点,还需改革社区医生的考核机制。当社区医生的待遇提升了,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扎根基层,医疗“强基层”才能水到渠成。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