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山红遍陕北
王宁山是陕北佳县木头峪镇的一个小山村。
佳县,在黄河西岸,是陕北革命老区。这里群山起伏,沟壑纵横,山脉是土石结构,呈西北东南走向。县城建在高台之上,如城堡般的山城,史称铁葭州。
一
出佳县县城,上沿黄公路,驶过三十公里,沿着弯曲陡峭的上山公路,上了山顶,就到了王宁山村。
王宁山村是有着红色革命历史的小山村,也是以发展生态农业、盛产有机红枣而闻名的美丽乡村。王宁山村位于黄河之滨的川原之上,这个村由柳树圪券、上坬、下坬三个自然村组成,地形整体呈凹凸状,高天之上俯瞰绿色王宁山,颇有蜿蜒纵横之态。
王宁山的乡村公路依山而建,路边就是崖边。在一处平地停车,站在崖畔,天地辽阔。当那些山洼洼、圪梁梁,起起伏伏、沟沟圶圶的地形,突然呈现在眼前,那些被绿色装扮的沟梁峁壑,那一层层种满了枣树的梯田,使山石结构的山峦更有了生命丰润的色彩,挺拔坚毅的神态。
二
清晨,我从借宿的王宁山村大学生张姝杰家出来,去往两里路以外的上坬村。早上,要去上坬村的马大姐家吃早饭。这是王宁山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安排的吃派饭,我也亲身体验了一次驻村干部的生活经历。
王宁山村的空气中弥漫着乡间枣林清新的味道,乡村公路两边的梯田上是成片的枣林。正是大枣由青变红的时节,红红绿绿的大枣挂满了颤巍巍的枝头,阳光从枣树的枝叶间泄下来,路上一地斑驳的树影。走在路边,稍不注意,就有一串串青红色的大枣碰到鼻尖,或是打在额头,需要不时地用手把眼前的树枝拨开。
王宁山的村村通公路随着山势蜿蜒起伏,路面很干净,早上第一班下山去县城的公交车已经开过。山村静谧,朝阳下的每一片枣树叶子都泛着金色的光,清脆的鸟鸣,唤醒了沉睡一夜的王宁山村。
沿路,一些零星的农户早已起来,有老汉或是婆姨在门前打扫卫生,给门外枣树下笼子里的鸡喂食。看到人来喂食,笼子里的鸡躁动起来,来回奔走,欢叫不已。偶尔还传来几声雄鸡报晓,那啼鸣高亢雄劲,嘹亮悠长。走在路上,遇见一位正在清扫道路的村民。走了一段上坡路,眼前又是一道缓缓的下坡路,路旁有四五户人家,一户与一户隔得有些距离。
一路走着,我发现这个村子很干净,不仅路面干净,农户家里也很干净。不少人家的大门前都有一个统一定制的塑料垃圾桶,门庭洁净,鸡都关在院子外面的笼子里,他们似乎并不害怕被人偷走。
在乡村公路上走了一里多路,竟然没有看到一条散养、乱跑的流浪狗,这一点倒与印象中的一些乡村不同,也让怕狗的我安心了许多。令人意外的是在一些农户的庭院围墙上,装饰有一些原木木条,刻着各种书体的唐诗宋词和毛泽东诗词,文字上了颜色,朴素而雅致。红日初照,鸟鸣山间,眼前是一派耕读传家的诗意田园风光。
路旁枣树下,有一位正在放牛的中年女人。上前跟她打招呼,大姐长方脸,细高挑个,皮肤被日光晒得有些麦色,略显粗糙,但气色很好,淳朴自然的健康色在城市同龄的妇女中很少见。大姐人很热情,说话却有些害羞。感觉她才五十岁左右,然而她说自己已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她姓高,佳县坑镇人,嫁到王宁山村已经四十多年了,一对儿女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都在外地。如今家中只剩她和老伴,养了两头牛,平日里在山上放牛,料理一下自家的枣树林,做些家务零活,每日都充实忙碌。
看着满山挂满青枣的枣树,我问高大姐,树上的枣什么时候变红。她说,白露一过了就红了。
就在我们说话间,远远地听到电喇叭里喊着卖肉卖菜卖鸡蛋的声音,叫卖声和汽车轮子驶过水泥路的声音由远而近。很快,一辆白色小皮卡载着蔬菜、鸡蛋、牛奶、猪肉和水果从我们身边急驶而过。
三
王宁山的枣树,漫山遍野。在路边、在崖畔、在电线杆旁,一切可能生长的地方,深深浅浅、高高低低,大株小株,农家的门前屋后院里全是枣树,红红绿绿的枣子挂满枝头。
马大姐家在一丛枣树的旁边,厨房在院门外面,院子当中有一前一后两颗枣树,上面挂满了红红绿绿的枣。驻村第一书记杜军锋见我们来,迎我们进窑洞,坐下寒暄。不一会儿,马大姐端来了一大盆香喷喷的手擀面进来,韭叶宽的手擀面配上炒西红柿南瓜,方桌上放了瓶老干妈,小碗里装的是当地一种叫“摘蒙”(音译)的黑绿色植物做的调料,味道鲜香。头一次在王宁山吃到地道的陕北农家饭,南瓜干面得像红薯,炒过的西红柿让面汤发红,菜面和汤融为一体。那一顿早饭吃得很香,让我想起了儿时在外婆家吃过的农家饭……
“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清晨,在美丽的王宁山村,我想起了古人王献之的这段话。王宁山村的景色就是我心中理想的田园风光。(王丽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