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地方

姑娘用“妙趣”考古打动公众

发布时间:2022-01-27 16:04:00来源: 杭州日报

  “孙媛在吗?”记者站在山腰上,朝下方的考古工地大喊。

  “在这里,在这里!”未见人影,先闻人声。一会儿,大树后跑出来一个穿青色棉衣的女生,笑容可掬地朝我们招手,三言两语就把路指明了。

  “快言快语,干脆利落”是孙媛最真实最恰当的写照。

  孙媛,2006年吉林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是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业技术人员。虽开朗活泼,可一旦面对钟情的考古事业,孙媛立马就能沉静下来,深入地融入项目中去。

  钟情考古能动也能静

  今年孙媛负责的是一处宗教遗址的发掘,她一边带我们看遗迹,一边讲解:“我们发现一组由八边形夯土台基、天井、连廊、踏步、散水、排水沟等组成的大型建筑遗迹。遗迹规模宏大、结构清晰、保存状况较好。”

  在孙媛的带领下,我们一路走到后山,在后山上看到了一口井,探头往里一瞧,深不见底。

  孙媛说,刚开始发掘时,以为是灰坑。随着发掘的深入,才确定是井。由于没有砖砌井壁,认为是一口土井。一直挖到8米深的地方,发现了砖砌井壁。在发掘过程中,井内不停地出现青花、五彩等瓷片,说明井废弃的年代是比较晚的。通过文献梳理与研究,可以初步判定这口井始建于北宋时期。

  “考古就像警察探案,要抽丝剥茧见真章。”孙媛说,这次发现,对了解遗址不同时期的主要建筑的特点、营造手法、规模和形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也对研究古代宗教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

  这些年来,孙媛参与了不少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

  2014年参与杭州临安地区窑址调查,并完成调查简报;2015年参与杭州萧山区北干街道塘湾村北海塘遗址考古发掘,该项目荣获浙江省文物局颁发的“2015年度浙江重要考古新发现”奖;2016年参与萧山区罗家坞古墓群的考古发掘;2018年完成了北高峰塔遗址考古调查与物理勘探报告;2018年至2019年参与了圣果寺遗址考古发掘……

  公共考古要玩就要玩专业

  如何将考古发掘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专业的发掘与研究资料,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给公众呢?

  “一开始也有点蒙,不知该怎么做、从哪里下手?但既然没有模式可以参照,那就摸索着干吧!”

  自2013年开始,孙媛先后策划了多场“金手铲——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公众考古”系列活动。根据单位工作进度,适时适当地组织学生群体、团员青年等不同社会群体,开展“考古发掘”“考古勘探”“文物修复”“考古绘图”等体验。参与者不仅能深刻地领略文物的魅力,同时也更正确地认识到文物保护的意义与价值。与此同时,她还专门设计活动LOGO,开发“考古笔记”“金手铲小图章”等相应的文创产品,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不仅把杭州文化遗产介绍给市民群众,还如数家珍地介绍给全世界。

  G20杭州峰会召开之前,孙媛接受了一项新任务——把考古所历年围绕西湖所做的考古项目整合起来,从考古的角度和眼光出发,展示西湖的底蕴与魅力。

  “由于还承担着其他多项工作,这任务只能挤时间去进行。”孙媛说。2016年8月,由孙媛编著的公共考古读物《湖畔寻古》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本考古学中“另类”的报告,以西湖文化遗产区域内的考古发现为基础,综合文物、历史、人物故事以及个人情感等多种元素,集趣味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受到了业内外的广泛好评。同时,她还以《湖畔寻古》书籍为蓝本,创作了“湖畔寻古——讲述西湖考古的故事”展览的文字方案,展览于当年8月至9月在西湖博物馆临时展厅展出,孙媛还在博物馆举办专题讲座,对吴越郊坛、南宋官窑、清行宫、雷峰塔、灵隐寺法堂等西湖周边的30余个考古项目一一做了详细介绍,慕名前来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好评不断。

  孙媛说,虽然外人看我们考古很辛苦,但是谁工作不辛苦?“我希望杭州考古事业能通过我们考古工作者的双手和头脑,让文化遗产呈现出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别样精彩。”孙媛说。

(责编: 李文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