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下班后在烧烤店用餐。
当暮色降临,拉萨的夜晚在炭火的噼啪声与食客谈笑声中苏醒。八廓门冲夜市的藏式血肠摊、天海夜市的牦牛肉烤架、城关万达金街的特色烧烤铺……一个个热气腾腾的小摊位,如同点亮城市夜空的繁星,撑起高原民生的广阔图景。同时,藏式岩烤牛小排的创新演绎、牦牛肉噜噜煲的风味融合,以及美食博主镜头里甜茶与藏面的奇妙碰撞,又勾勒出拉萨夜间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从市井烟火到匠心经营,从舌尖美味到文化传承,让我们一同探索拉萨夜间经济蓬勃发展背后的生动故事与温暖力量。 文/记者 谭瑞华 图/记者 郑常容
烟火夜市:小摊位撑起大民生
走进八廓门冲夜市,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嗞嗞作响的烹饪声、食客们的欢笑声交织成一首热闹的夜曲。各摊位整齐排列,藏式烤肉、甜茶、凉粉等特色美食香气四溢。经营藏式血肠摊的摊主扎西每天傍晚五点准时出摊,他一边熟练地翻动着烤架,一边向记者介绍:“以前白天摆摊,收入不稳定,现在夜市固定了摊位,还有稳定的客流,月收入比过去翻了一番。”据了解,八廓商城的八廓门冲夜市于2023年10月开业运营,近50个摊位涵盖特色小吃、小商品、工艺品及服装鞋帽等,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和游客前来打卡。
天海夜市作为拉萨“元老级”夜市,烟火气十足。阿旺师傅的烧烤摊前,牦牛肉串在炭火上嗞嗞冒油,香气扑鼻。“肉都是当天从牧场运来,烤串讲究火候和调味。”阿旺一边翻转肉串一边介绍。在这里经营15年,他见证着天海夜市的蜕变。游客王女士吃得津津有味:“牦牛肉鲜嫩,味道太赞了!”本地居民次仁感慨:“从小吃到大,这里承载着太多回忆,每次来都倍感亲切。”
城关万达金街夜市是附近居民的“深夜食堂”。东北烤冷面摊位前,摊主周老板手脚麻利地制作美食,“咱这酱料是独家秘方,酸甜可口,很受欢迎。”他笑着说。市民小杨和朋友们常来光顾:“这里美食多,价格实惠,特别适合我们聚餐,每次来都能发现新美味。”而在藏式烧烤摊,老板娘央吉调制着特色蘸料:“用本地香料调配,让大家尝尝地道的藏味。”
匠心经营:共筑拉萨夜间美食魅力
云鹿·时盐店长滕晓霞介绍,店内招牌菜藏式岩烤牛小排,以高原牦牛肋排为原料,经秘制藏地香料腌制后,用喜马拉雅山岩板炙烤,锁住肉汁的同时又赋予独特风味,是传统与创新的结合。门店夜间客流量占比达70%,为此推出58元单人餐、79.9元双人餐等多元套餐,满足不同客群需求。经营中,餐厅通过智能备餐系统预测客流,减少食材浪费;采用灵活排班制应对夜间人力调配。滕晓霞建议,拉萨可打造“主题美食街区”,融合藏式、中式、西式美食,并定期举办美食文化节,增强体验感。
熊见见噜噜煲的牦牛肉噜噜煲,将紧实的牦牛肉与川渝香辣汤底结合,形成独特的高原热辣风味。门店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策略,线上通过美团、抖音发布短视频引流,推出团购套餐;线下针对大学生群体推出8.5折优惠,周末营业至23点。针对线上流量转化率低的问题,餐厅优化视频内容,突出用餐体验,并邀请博主探店宣传。店长叶珍君提议,搭建拉萨夜间美食官方新媒体矩阵,通过直播云探店、发放福利等方式,打造城市美食IP,让拉萨夜食走向更大市场。
美食博主:分享高原烟火气的流量密码
西藏知名美食博主“妍妍”,分享了通过新媒体推广高原美食的“流量密码”。“妍妍”介绍,拉萨的夜间美食极具吸引力,既有藏式传统美食,也有充满市井气息的街边小吃。暖黄灯光下,氤氲着香气的酥油茶,浓郁醇厚,承载着藏族同胞的生活智慧;夜市里嗞嗞作响的烤牦牛肉,鲜嫩多汁,香气弥漫。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食客的味蕾,更成为了解当地文化的窗口,传递着高原独有的人情味。
在拉萨拍摄夜间美食视频时,“妍妍”始终坚持“原创镜头里的市井烟火气,才是流量核弹”。她拍的视频一经发布,便收获粉丝热烈反馈。粉丝们照着攻略打卡,使用团购券人均节省50多元,评论区满是“抄作业成功”的喜悦分享,美食成了连接各地游客与高原文化的纽带。
对于如何通过新媒体平台更好地宣传推广拉萨夜间美食,“妍妍”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见解,总结为三个“铁律”。首先,要摒弃千篇一律的摆拍式硬广视频,善用环境声和光影变化打造沉浸式体验;其次,赋予内容“人味儿”,深挖厨师故事、独特吃法和地域饮食哲学;最后,放大高原差异化,突出“海拔3650米的烟火气”等独特标签,制造稀缺感。
消费者:舌尖上的拉萨印象
“那锅汤喝第一口就惊了,有藏红花的香,还有点说不清的草药味。”来自成都的李然正翻着菜单拍照,“服务员说这汤要熬8小时。”让他难忘的是用餐体验:“隔壁桌的藏族大哥看我们不会捏糌粑,直接过来教,还分了我们一块他们自己带的奶渣。”
“夜市的甜茶总不对味。”拉萨市民央金皱着眉搅动纸杯,“奶味太淡,像是兑了水。”她怀念老茶馆的氛围:“以前大昭寺旁边有家茶馆,阿佳们边打酥油茶边聊天,现在的夜市太吵,喝不出那个静气。”她期待更多“老味道”回归。
在拉萨上班的王浩说:“加班后必点八廓门冲夜市的炸羊排。老板会撒两种辣椒面,一种提香,一种提辣,配拉萨啤酒绝了。”他喜欢夜市的“江湖气”:“有次下雨,摊主直接把伞移到我头上,自己淋着雨炸串,这种热乎劲在写字楼里找不到。”但他也吐槽:“停车场太难找了,上次绕了三圈才停好,建议夜市和周边商场合作,凭消费小票免停车费。”
从烟火夜市里的烧烤摊,到匠心经营的餐饮店;从“妍妍”镜头下冒着热气的甜茶,到央金记忆里老茶馆的味道——拉萨的夜间美食早已超越“饱腹”的范畴,成为高原文化的鲜活注脚。这些带着执着的坚持、藏在食材里的故事、混着油烟的欢笑,才是这座城市最动人的烟火气。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