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曲水:让非遗绽放时代光彩

发布时间: 2025-04-09 09:03:00 来源: 西藏日报


手艺人展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俊巴皮雕作品 。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柳条编织作品。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奴酒粬。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俊巴渔宴。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骨伤疗法。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嘎铜器。


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嘎铜器。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俊巴郭孜”(牛皮船舞)。


手艺人在制作柳条编织产品 。

  曲水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孕育了2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雅江之滨到群峰之巅,丰富多样的非遗项目散落曲水,宛如一部活着的史书,维系着文化脉络,诉说着古老故事。

  在曲水,“协荣仲孜”以其独特的野牦牛舞与激昂的唱腔,将这里人们的英勇与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传说;俊巴渔村的“俊巴郭孜”则是渔民与江河和谐共生的浪漫画卷,在渔歌与浪花的交响间,还诞生了俊巴手工皮具制作技艺和俊巴渔宴,展现着渔民们的勤劳与坚韧,蕴含着对自然的敬畏;而扎念琴制作技艺则让悠扬的旋律跨越时空,将西藏人民的情感与追求,细腻而深情地传达给每一位聆听者。

  近年来,曲水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用新意“守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不断提升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拉巴次仁作为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致力于“俊巴郭孜”的传承与创新工作。

  拉巴次仁不仅自己努力学习技艺,还先后收了17个徒弟,让“俊巴郭孜”在新时代持续绽放光芒。

  在短视频平台上,年轻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双向奔赴”,让时光深处走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洋溢着浓厚的青春气息。体验其奴酒曲制作技艺、记录“俊巴郭孜”表演的台前幕后、品尝俊巴渔宴……在他们的努力下,历久弥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直播间的“网红”,让更多人得以了解其中的精妙细节与丰厚的底蕴。

  曲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展现,也是民族记忆的珍贵载体,更是文化灵魂的深情诉说。透过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智慧、坚韧与乐观,也可以感受到这片高原独有的韵味与风情。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建设乡镇(街道)民政服务站239个

    近日,记者从自治区民政厅获悉,截至目前,西藏已通过福利彩票公益金、对口援藏资金建设乡镇(街道)民政服务站239个,投入资金11353万元,提供社工服务达38120人次,帮扶低收入人口、各类民政对象或其他特殊困难群众1896人次,入户走访1014户,开展个案服务119个。开展社区活动253场次,活动参与人数31160人次。全区取得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人数达到1179人。 [详细]
  • 感受别样的春日乐趣

    清明时节,西藏大地褪去了冬日的寒意,暖阳洒下,唤醒了高原上的美景,也点燃了人们的出游热情。 [详细]
  • 4月10日后 西藏中东部和北部有降水天气

    4月6日,西藏自治区气象台发布天气信息,预计,本周前期西藏大部以少云间多云天气为主,中后期中东部和北部降水过程频繁,部分地方强度较大;自西向东有一次中等强度降温天气。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