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旅游

【新时代•藏东明珠】西藏史前文明卡若遗址:守住民族之根 开拓致富之路

李元梅 发布时间:2018-05-28 09:28: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考古发现证明,距今约5万年至1万年之间就有人类在雪域高原活动。而说到西藏的史前文明,必谈卡若文化。昌都卡若遗址,以雄辩的事实证明:早在四五千年前,青藏高原上不仅有人类生息繁衍,而且已经产生了较发达的原始文化。

图为卡若遗址公园。摄影:李元梅

回顾:20世纪西藏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自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几代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西藏考古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持续发展,西藏的史前文明也逐渐褪去神秘面纱,初显轮廓。

1977年发现的昌都卡若遗址,是西藏历史上第一次科学发掘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也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保存最完整、最系统、时代标志最明确、遗物和遗迹最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的发现,将西藏人类居住历史推进到距今五千余年,奠定了昌都地区在藏民族起源及藏族悠久历史文化产生、形成中的重要地位。

随后的1978年、1979年,考古工作者又连续两次对遗址进行发掘,出土了房址近30座,石器、骨器、陶器数万件,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被认为是20世纪西藏最重要的考古发现。

1996年,卡若遗址因其在西藏史前文明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图为卡若遗址发掘区域。摄影:李元梅

当下:卡若遗址的保护与开发

初夏时节,横断山脉青嶂翠峦,三江大地雄奇俊美。迎着夏日骄阳,踏过崎岖山路,采访组一行走进了昌都市卡若区的卡若遗址公园。

遗址公园位于澜沧江西侧的谷地中,周围山峦叠翠,园林和参观通道正在建设中。行至公园中心地势稍高的台地上,在一圈围墙之内,可见当年遗址的发掘区域。目前我们能看到的还只是一片荒草萋萋的土坑,据昌都市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美朗松布介绍,当年的考古发掘完成后,及时对发掘区域进行了回填,由于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需要长年时间,便采用了这样的方式保护发掘现场。不久的将来,会把考古发掘的探方和基坑重新呈现出来,并围绕发掘区域建设一个遗址馆,周围有卡若文化文物的陈列展示、人物复原模型,还将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全息投影技术,让游客亲眼看到卡若文化先民从史前走到跟前。

“在昌都市博物馆卡若文化展览区,我们可以看到卡若遗址出土的典型石器和陶器、复原的房屋建筑等静态展示;而在卡若遗址公园里,每一位游客都可以行走在卡若遗址先民生活的土地上,动态体验他们的农耕、狩猎生活。”美朗主任向我们描绘道:“卡若文化的展示,首先是在园区内部,然后是向周围的大山深处延伸,游客可以体验沿山路上山进入原始森林,感受四五千年前居住在这里的先民们上山狩猎的生活方式。”

关于卡若遗址所在卡若村的未来规划,美朗主任称,将以卡若文化展示体验为主,用昌都的史前文明历史文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图为昌都市康巴欢乐谷游乐园。摄影:彭虹

图为卡若遗址旁矗立的若巴温泉大酒店。摄影:李元梅

图为卡若遗址附近的昌都阿米玛央乐园温泉。摄影:李元梅

我们看到,距卡若遗址300米的保护距离外,矗立着一座若巴温泉大酒店,而在卡若—北京新村对面,建起了昌都市的第一座大型游乐园——卡若儿童乐园。卡若北京新村的村民大部分都在游乐园和温泉乐园工作,从事园林绿化、保洁、服务员、操作员等等,有了就业职位和固定薪资,增加了收入。大酒店还未开业,提前培训了20多位村民,做保安,服务员等工作,解决了当地部分就业问题,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近年来,卡若镇全力将卡若村易地搬迁点打造为小康示范村,卡若-北京新村共搬迁安置农牧民群众30户11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50人。困难户搬出了大山,住进了新村,如何解决他们的就业、生产、生活问题?如何增强他们的自我“造血”功能?村里逐渐建立起生态农业体验和乡村旅游模式,鼓励农牧民支持产业项目建设,通过投工投劳等多种形式参与产业经营。

搬出小山沟的洛松郎江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在家门前几百米的卡若儿童乐园里,洛松当起了操作员,一个月有5000多元的工资,还能休假4天。

依托卡若文化产业的保护性开发,凭借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建设,2016年11月,卡若村顺利实现了全村脱贫摘帽的目标。

国内的史前村落遗址为数不多,尤其在高原发现的更是稀有。如何打好“卡若文化”这张牌?如何让卡若村村民更好地、可持续地吃上“旅游饭”?卡若遗址已经闻名世界,如何吸引更多的中外游客慕名前来?关键在于对卡若遗址科学的保护与开发,以及对卡若文化的深入挖掘、生动展示、多元体验。

图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永宪。摄影:李元梅

展望:让卡若文化“活”起来,带动村民旅游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要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如何更好地保护卡若遗址,让遗址公园的陈列展示活起来、让游客流连忘返、有更丰富深入的参观体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永宪教授在采访中道出了自己的观点。

作为考古学者,李永宪教授曾于2002年作为考古领队参加过卡若遗址的发掘,并参与到制定卡若遗址保护规划方案的工作中,对于遗址的保护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李教授认为,卡若遗址的保护规划首要是本体的保护,强调遗址的静态保护,用有限的实物释放出尽可能多的信息。建议保留水磨坊和涧槽,让人们了解当地人掌握的涧水技术(把上游的水引到其他地方)和民俗民风。遗址公园内强调现场展示,把曾经发掘的遗迹清理展现出来,在上面建造一座展厅,厅内周围设一圈展柜,展示实物、照片、图表等。

图为半地穴石墙房屋复原图。(图片来自《中国西藏》)

图为卡若遗址出土的双体兽形罐。(图片来自《中国西藏》)

在对遗址遗迹进行展示时,不仅要展示文物自身状态、载体情况,还应展示其原有的、最为合理的环境氛围;同时,应深层次研究遗址的内涵并创造性地予以展示。

“展厅的设计要善于用有限的文物讲故事。卡若遗址出土的陶器、石器、骨器等文物可视性很低,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小故事——小扎西的一天。小扎西是生活在卡若遗址的一个小男孩,12岁,每天早晨起来后他会跟奶奶到江边去打水……试图用小扎西一家人一天的生活展示,把各种静态文物的功能动态地融入其中。”

李教授的讲述,将未来卡若遗址公园的展示细节呈现在我们眼前:“除展厅以外,我们还计划在遗址地面上复原一些卡若文化时期的房子,完全按照当时的建材来建造,里面还可以做一些陈列。此外,我们对卡若遗址做过植物采集,可以知道五千年前这里有什么样的粮食、杂草、树种,我们都会进行复原展示,游客在园区中看到的草就是五千年前生长的草。我们还会根据考古发现的动物骨骼,在园区中复原展示当时动物的模型,如猕猴、旱獭、马鹿、猪等,甚至有藏羚羊,说明当时古人的活动已不局限于澜沧江边,而是到了海拔5000多米的范围。这样的空间体验,是任何数字博物馆、虚拟技术等永远不可替代的。游客只有来到这里,才能获得这样的体验。”

遗址是一种具有公共物品性质的公共资源,是独一无二的历史与文化载体,是地球与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它具有时代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与人类的文化感情、群体认同具有密切的联系。是一个民族的根,也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源泉。

曾经,金沙遗址的发现让成都西北郊平淡无奇的小村庄金沙村闻名世界,而金沙遗址公园的旅游开发则成为了一个范本,让金沙村获益无穷。

如今,我们也对卡若遗址公园满怀期待:五千年前,高原先民在这里创造了史前文明,当代昌都人将守护好历史文脉,留住共同的记忆,以文化旅游为依托,走上旅游致富的道路,书写时代新篇章。(中国西藏网 记者/李元梅)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