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探索职业教育“金课堂”构建路径

发布时间: 2025-08-13 14:20:00 来源: 青海日报

  当各学校“未来课堂”的雏形逐渐展现,如何让职业教育课堂真正成为连接知识与技能、校园与产业、当下与未来的“金色枢纽”,成了人才培养的重点所在。“金课堂”绝非单纯的教学手段创新,而是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根基,既要破解“学用脱节”老难题,又要回应新质生产力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最终实现从“培养操作工”到“培育创新者”的质变。

  激发学习动力,凝聚职业教育“金课堂”育人合力

  其一,打造任务驱动式教学。职业教育“金课堂”的效能释放,需通过多元主体协同构建“参与式、沉浸式、共创式”学习生态,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将课程任务确立为基础技能达标,如完成网店基础搭建、商品详情页优化等,在初期学习中鼓励学生重复训练并逐渐加大练习强度;而进阶任务则可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开展“直播带货实战营”,促进学生跨专业合作,联合完成涵盖流量获取、售后响应等考核环节的综合性课题项目。其二,构建“双师+前辈”协同引导机制。企业导师提供真实项目,校内教师进行方法论指导,优秀学员组建“技术伙伴团”负责一对一辅导。例如,电子商务专业可将“618大促店铺流量暴跌”案例转化为教学任务,教师先从理论层面进行系统讲解,再由企业导师带领还原真实危机场景,通过观察专业团队的处理手段汲取实战经验,最后让相关学员分享实训心得,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分析案例。

  营造实践氛围,创新职业教育“金课堂”教学手段

  其一,定期组织“企业开放日”。学校可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让学生观摩书本知识如何走出课堂、落地生产线,还可邀请技术骨干讲述“从学徒到专家”的成长故事,让学生全面感受扎实的知识技能带来的职业发展空间,从而将学习目标与职业愿景深度绑定。其二,搭建成果孵化与创业转化联动平台。应完善平台内学生创意项目与地方产业园区对接渠道,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动力。例如,数字营销专业的学生为老字号开发“非遗电商化”项目,经平台审核入驻园区后,便可借助其中的文旅讨论板块,向有关负责人推荐非遗产品的线上销路。其三,与企业共同建立“行业问题收集库”。提炼真实事件中的考核点为教学案例,再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将真实生产场景和痛点引入课堂,模拟“冰山环境”,锻炼学生综合能力。例如,可基于企业大促数据,要求电商专业的学生预测爆款品类、制定备货计划,并在虚拟系统中验证库存周转率与现金流风险,选取优秀成果反馈至企业,为其优化生产交易流程提供参考建议,实现教学内容与生产痛点“秒级响应”。

  健全保障机制,细化职业教育“金课堂”评判标准

  其一,建立“校企双元评价”机制。将产业适配度、教学创新度和学生满意度纳入职业教育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企业方组建由技术骨干、人力资源总监构成的评审组,聚焦“解决实际问题的效率”“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人才能力刚需”等指标定期开展评价;校方则通过“教师诊断+学生反馈+同行评议”三主体评估课程素材与教学手段。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结合学期实操考核、项目成果及企业阶段性评价形成课程效果雷达图。其二,将课程质量评价结果与资源配置深度绑定。通过设立“金课堂”建设专项基金,对连续获得优秀评价的课程团队给予设备采购、师资培训等资源倾斜。例如,推行“课程质量积分制”,将评价结果折算为教师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的重要权重,对连续不达标课程启动警告撤换程序,形成“以评促建、优胜劣汰”质量提升闭环。其三,引入“毕业生追踪反馈”模式。将入职三年内毕业生的岗位晋升率、薪资增幅等数据与课程质量相互关联,作为标准修订的重要依据,打造具有自我进化能力的保障机制。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本文系2025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冰山理论”视域下职业教育“金课堂”构建策略研究》(XJK25BZY07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编: 陈濛濛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