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动新时代干部队伍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5-12 09:34:00 来源: 西藏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是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推动干部队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具有重大意义。

  

  回顾党的作风建设历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并坚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等优良作风。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就高度重视作风建设。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通过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夺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作风基础。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概括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成为党在革命时期克敌制胜的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对党风建设的深刻认识、持续思考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在正定任县委书记时,就针对当时突出的作风问题,提出六项规定:总揽全局,抓大事;反对官衙作风,注重工作实效;搞好‘一班人’团结,维护县委领导的统一;以身作则,不搞不正之风;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树立雄心壮志,为四化争先创优。在宁德任地委书记期间,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了“四下基层”的工作方法和制度,其中蕴含的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祛疴治乱,以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八个方面作出具体规范,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小切口打开大局面,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上向善。党的十九大后,制定实施了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继续从根本上抓住作风建设的牛鼻子。

  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实施后,迎来“八项规定改变中国”新气象。各级党政机关精简会议文件,改进调查研究,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带动了社会风气好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理念深入人心,文明新风尚日益浓厚。实践证明,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是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制度保障,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充分认识当前形势,才能深刻认识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历史实践证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在新的征程上,我们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肩负着更为艰巨的历史使命,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显著增加。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持续上升,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们党要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领导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保持良好作风。只有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才能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只有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才能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只有密切联系群众,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力量,才能形成应对国际挑战的强大合力。

  从国内形势看,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突出,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广大干部以良好的作风真抓实干、担当作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能够促使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摒弃急功近利、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错误行为,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能够激励干部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着力解决影响发展稳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能够密切干群联系,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从党的自身建设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虽然取得了历史性、开创性成就,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一些党员干部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隐形变异。八项规定出台12年,党中央提出开展学习教育表明,这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学习教育,能够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能够进一步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在党中央全面部署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云南考察,不封路、不扰民、轻车简从,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为全党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作出了示范。重温学习、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决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新时代、新形势、新挑战下的深刻自省和再出发,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改进作风、密切群众的矢志不渝初心和坚如磐石决心。要聚焦作风建设系统性提升,从小事抓起,始终在“实”字上下功夫,一体推进学查改,切实提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推动干部队伍高质量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突出问题。要将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与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相结合,对标对表,全面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坚持什么问题突出,就紧盯什么问题,就大力解决什么问题。逐条逐句、原原本本学习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通过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深入查找问题根源,确保问题找得准、找得全,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绝不搞变通,绝不打折扣,绝不以日常行为、习以为常等为借口搞形式主义,确保整改到位。

  加强作风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坚决克服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工作不实、推诿扯皮等问题。精简会议文件,改进文风会风,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严肃查处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违规使用公车等问题。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通过明察暗访、群众监督等方式,及时发现并纠正干部作风问题,对违反作风建设行为严肃问责,形成有力震慑。

  加强能力建设,提升干部履职本领。根据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提高干部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加强经济、科技、法律、文化等知识的学习,拓宽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注重实践锻炼,通过选派干部到基层一线、艰苦地区挂职锻炼,让干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干部管理机制。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选拔任用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干部。完善考评制度,突出对工作业绩、作风表现、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考核,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反映干部的实际情况。完善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等体系建设,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权力运行等关键环节的监督,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

  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积极培育、践行、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价值观,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文化氛围。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建设廉政文化阵地等方式,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涵养干部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行动,不断推动干部队伍高质量发展,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的干部人才保障。

  (作者王皓为拉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研究室主任;先平为拉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编译中心主任)

(责编: 陈濛濛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