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以监管护航让AI在正确轨道飞驰

发布时间: 2025-05-08 14:14:00 来源: 四川日报

  在科技浪潮中,人工智能(AI)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驱动力。近日,从北京到上海,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周内两次针对人工智能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彰显国家对这一前沿领域的高度重视,体现出中国抢抓发展机遇的战略清醒,以及驾驭新兴技术的治理智慧。

  回顾历史,从蒸汽机到电力、计算机,每次技术变革都推动文明进步。如今,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掀起智能革命,智能机器人革新生产、数字孪生优化流程、新能源与智能制造融合,不仅突破传统生产模式,更在能源、产业、全球分工等领域引发颠覆性创新,推动工业文明向智能化、柔性化、可持续化转型。中国依托14亿人口的数据优势与41个工业大类的全产业链,构建“数据—算法—算力”黄金三角,为数字文明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筑牢根基。

  发展人工智能是破解时代难题的关键。在人口红利消退、传统产业转型的双重压力下,人工智能驱动了生产效率革命——工业机器人让智能制造车间良品率大幅提升,AI遥感技术助智慧农田亩产超吨粮,智能机器人“大脑”的研发探索将开辟应用新场景。技术赋能产生的乘数效应,正是破解高质量发展难题的“金钥匙”。

  但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背后,诸多问题也悄然而生,亟待制度规范。如人工智能伪造的音视频滥用、算命算法编造谎言等,既暴露技术缺陷,也反映治理体系滞后,容易陷入创新与治理难以平衡的困境,导致技术失控速度快于治理能力提升。更深层的危机是价值坐标偏移,技术理性对人文价值的挤压以及精神代偿危机。我们对此要保持清醒,否则当技术主导一切,将失去人类文明的温度与智慧。

  为护航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构建“三位一体”治理架构刻不容缓。其一,筑牢法治“防火墙”,如《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算法备案、数据确权等制度创新,为技术发展划定合法合规轨道;其二,校准技术“指南针”,建立分级分类伦理审查机制,在高风险领域设“人工哨兵”,确保技术方向正确;其三,搭建伦理“瞭望塔”,组建人工智能伦理委员会,构建动态调节机制,及时化解技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真正的创新并非毫无约束的野蛮生长,而是在合理制度框架内的有序突破。正如都江堰历经千年而不废,得益于李冰“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智慧,人工智能治理同样需要发展与安全的辩证统一。当上海“模速空间”的创新与制度建设形成良性互动,我们必将在数字文明新纪元,书写出兼顾效率与公平、速度与质量的东方答案。

  站在文明演进的十字路口,人工智能是希望火种,也可能带来危害。唯有以制度创新驯服技术,用人文精神驱散算法阴霾,才能使其成为文明进步阶梯,而非失控的“数字弗兰肯斯坦”。这正是中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治理智慧:既要释放技术潜能,又要用文明指引方向,确保技术造福人类。

(责编: 陈濛濛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AI助游,解锁智能旅游新场景

    刚结束的“五一”假期,全国旅游市场呈繁荣增长态势。数据显示,假期5天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 [详细]
  • 当党员教育培训遇上AI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指出要“推进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 [详细]
  • AI发展存在两大深层安全关切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人工智能(AI)技术与应用发展如火如荼,被视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风向标。各国更是将其视为未来在科技竞争乃至国际力量格局中占得一席之地的关键领域。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