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抓好干部学习教育不仅是党员干部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更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现实需要。对此,抓好干部学习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分级分类抓好干部学习教育,通过精准化设计、实战化训练,实现干部教育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让各类干部在各领域、各岗位各显其才、大放光彩。
年轻干部初入职场由于缺乏经验,缺少历练。在近些年被查处通报的案例中,有少数年轻干部刚起步就跌倒,让人叹息。还有一部分年轻干部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爱把基层当“跳板”,妄图用基层经历给个人履历“镀金”,虽然身在基层,但心思不在基层而在想尽办法升迁上,无法安心踏实谋事干事。事实上,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问题多,矛盾集中,是真正能让年轻干部长才干、壮筋骨、练真功的好平台。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年轻干部正处于“拔节孕穗”的关键期,组织部门尤须加强“田间管理”,既要及时“施肥浇水”,又要定期“修枝剪叶”“驱虫防病”,给予年轻干部足够的呵护与关爱。强化对年轻干部的“墩苗淬炼”,让其在项目建设、乡村振兴、服务群众的基层一线挑大梁、担重任,倒逼年轻干部在实战中成长。
新提拔干部因岗位变动、环境变化、团队磨合,会产生诸多不适应。干部被提拔到新岗位,从“认领任务”变为“靠前指挥、主动谋划”,肩上的担子可能更重,面临的挑战可能更多,难免会产生“本领恐慌”。组织部门应聚焦新提拔干部的角色转型和领导力塑造等内容,着力提升其决策能力和大局观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基本原则,科学规划培养路径,通过角色认知培训等方式定制化培养干部,提升新提拔干部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专业能力、实践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应急处突能力兼具的“复合型干部”。作为新提拔干部也要主动转化角色,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断自我加压、及时补课充电,特别是对于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要多学习、多调研、多思考、多攻坚,力争在新岗位上展现更大作为。
关键岗位是一个单位的核心,是反映单位作风形象的“窗口”。关键岗位的工作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想管好一个单位首先要管好关键岗位。一方面,组织部门应不断强化对关键岗位干部的政治素质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干部头脑,教育其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以理论清醒保持政治坚定。注重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与风险预判能力,教育引导关键岗位干部树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风险意识,保持“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的高度警惕。另一方面,通过情景模拟、实战推演等方式提升关键岗位干部的抗压能力和决策能力。同时,应注重以警示教育为抓手,坚持正向激励与反面警示同向发力,教育引导关键岗位干部拧紧廉洁自律“总开关”,守住廉政底线,进一步提高拒腐防变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