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石,具有战略支撑作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近年来,我区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持续上升,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清洁能源产业初具规模,经济新增长点不断破茧而出。同时,产业结构不合理、关联性差,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产业层次偏低,大多数产业链条短、产品竞争力弱等问题有待加力破解。我们要清醒看到,奋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区的差距在产业,难点在产业,出路也在产业,必须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奋力推动全区产业发展开新局、谱新篇。
从我区实际情况分析,在高原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加力突破,必须立足特色产业和比较优势,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的,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突出重点、服务群众,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不断锻造产业竞争新优势。譬如,针对打造高水平现代化文化旅游产业体系,要重点依托文化资源富集区和自然风景名胜区,建设培育一批集民族文化旅游、工艺品生产、歌舞演艺、文化服饰和民族饮食等为一体的旅游集聚区,以龙头文化旅游企业为骨干,打造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消费于一体、兼具文化效应、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文化旅游全产业链,着力构筑重点突出、覆盖全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化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现代化的工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和核心,是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必然要求。在我区,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排序依次为矿产业、绿色饮品业、医药制造业、农畜产品深加工业和民族手工业,其中,矿产业、绿色饮品业和医药制造业已经成为西藏工业总产值的重要贡献产业,有充分的提升和壮大潜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生态优先、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上,锚定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任务,以循环经济理念不断推动绿色矿业、天然饮用水、民族手工业、绿色建材产业等转型升级,统筹实施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工程,持续提升技术水平、产出效率、经济效益。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产业结构,今天的项目布局就是明天的产业布局。加快构建高原现代化产业体系,尤须重视引进培育企业。要围绕文化旅游业、清洁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特色农牧业等产业发展需要,集中力量引进落地一批投资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带动效应较强的企业,采取“东部企业+西藏资源”“东部市场+西藏品牌”“东部总部+西藏基地”等模式,推动现有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把我区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同时,加快培育本土优秀企业,推进企业产业化经营,用好用足用活党中央给予西藏的特殊优惠政策,提高政策的“知晓率”“执行率”和“到达率”,加大中小企业创业创新扶持力度,推动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专精特新”发展,使我区产业发展既有“参天大树”又见“茂密森林”。
昌都市规上经济保持高位增长,获批“国家绿色工业创新示范区”;山南市已建在建电力总装机达到548万千瓦,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正为绿色经济注入新动力;王府井、全聚德等商贸服务企业落地拉萨;高原藜麦、藏红花种源种养基地等项目促进群众就业增收……高原大地,千行百业,满怀信心,干劲十足,正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积势蓄能。脚踏实地、驭势扬帆,抓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任务贯彻落实,把各方面的优势和活力真正激发出来,必将为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