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理论 > 资讯

【十九大·理论新视野】以开放创新推动包容式全球化发展

余南平 发布时间:2018-04-11 18:49:00 求是网

2018年的博鳌亚洲论坛,是党的十九大后召开的第一个主场外交,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同时论坛也因海内外重量级嘉宾云集而成为全球新闻报道的焦点。在博鳌亚洲论坛召开之际,全球都在期待,期待在贸易保护主义、零和博弈思维有所抬头的今天,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向世界展示自己主张并回应挑战,同时为继续推动包容式全球化提出何种解决方案,并能够获得亚洲与全球的普遍共识。

显然,中国的回答是清晰和明确的。正如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所提到的:“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人民将继续与世界同行、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坚定支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定调与自信,既体现了中国自身对当今复杂变化、矛盾多发国际局势的总体判断与大国姿态,又是中国对目前单边保护主义贸易政策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一个坚决回应,同时也是中国代表亚洲、代表全球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出的共同宣言,有利于维护既有国际贸易多边体系和全球发展共识。除了鲜明和自信的态度外,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向亚洲与全球展示出的对外开放政策更加具体和务实,其中包括将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创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扩大进口等具体可操作的贸易与投资举措。这些中国与全球共同期盼的贸易与投资政策的改变,不仅在当下逆全球化思潮暂短黑暗中点亮了希望灯塔,为维护全球经济增长和稳定提供的压舱基石,同时也将有效地消除外界对于中国的各种疑虑和偏见。

回顾去年博鳌亚洲论坛讨论的“直面全球化与自由贸易的未来”主题,到今天的国际环境的明显变化,我们可以深切感到,在过去的一年间,逆全球化思潮已经从西方某些国家民粹主义思潮的竞选承诺,逐步演化为国家政治和贸易政策行动,并开始将既有的全球贸易结构性分工、全球价值链组合、后发国家禀赋红利等统统当成负面要素加以批判和指责。这种行为忽视了既有全球化模式下跨国资本攫取全球化红利,并将福利维护与就业难题留给民族国家的现实难题,同时也没有对今天国际贸易不平衡的真正原因进行深层次上的反思和思考。事实上,并不是全球贸易分工与贸易结构,而是传统的非包容式全球化才导致了这些不平衡,而这些不平衡只能通过协商式国际治理来解决。

面对全球贸易与投资环境的变化和挑战,中国的解决方案和现实行动显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中国已经充分认识到,排斥变革、拒绝创新不仅落后于时代,同时也将被历史所淘汰。中国勇于自我革命、自我革新的行动,来自对内的供给侧改革、来自主动降杠杆,来自自我的区域发展再平衡,并有序实现自我发展中的新旧动能转换。同时,在对外开放战略上,中国以更大力度的开放和创新,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这种由沿海到内陆,由东向链接欧美发达市场到西向对接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全方位开放,既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大国责任,同时也是中国促进全球区域发展均衡,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共商、共建、共享的需要。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至今,金融危机留给世界的长期后果与危害至今并没有彻底消除,突出表现在全球贸易增速停滞不前、全球价值链扩张增速放缓、全球投资非均衡化等方面。而在全球投资与贸易红利下降的今天,特别是全球渴求新的大规模市场的时刻,中国以开放的心态和务实的努力,以共赢、包容、平等、普惠的原则处理国际贸易和投资问题,既是中国传统智慧参与新型国际治理,并倡导国际新秩序的一种努力,同时,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对外深度开放,本身也为全球经济与贸易再平衡注入新动力和新希望。

今天的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多边协商、共同治理和多边贸易体制成为全球共识,单边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全球供应链的作为和行动,无论从能力到可行性都没有生存空间。因此,只有通过开放创新并实现共享繁荣,才能够有效打破反对多边贸易的逆全球化思潮。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已通过切实有力的行动,向亚洲与世界宣告:只有坚持和平发展、携手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共赢、多赢。中国将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

(作者: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余南平工作室首席专家,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教授)

(责编: 央卓)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傲游截图2018020209571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