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赏阅

【风雪征程忆当年】17岁那年,背着“报社”过雪山

吴建颖 发布时间:2019-04-30 10:26: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祖国的统一,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和西北军区派出部队,执行中央决策,从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四个方向向西藏挺进。进军西藏、经营西藏的任务主要交由十八军。进军西藏的先驱们用他们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书写的故事虽早已远去,但其内涵却依旧激荡人心。那个特殊年代里,那段走进西藏、建设高原的故事今天正由亲身经历者、参与者和记录者娓娓道来,虽历久却弥新。


图为杜琳用藏文书写自己的名字“扎西”和女儿的名字“达娃”。摄影:陈卫国

  “我们十八军老战士,都把自己当成是西藏人。我给你写一下藏文吧!”85岁的杜琳听说记者曾学过藏文,来了兴致,虽然视力已不太好,握笔的手也只能靠另一只手托扶着才能使上劲儿,但字体还是清晰工整,“这是我的藏文名字——扎西,这是我女儿的名字——达娃”。


图为杜琳讲述十八军进藏的故事。摄影:陈卫国

  成为一营机枪连藏文干事

  四川乐山有个寺庙叫乌尤寺,方丈隆果法师身体清瘦,曾步行到拉萨专门学习藏文。1950年3月,十八军在四川乐山举行进军西藏誓师大会。誓师大会以后,即开办了十八军第一期藏语文训练班,隆果法师成为训练班的老师,17岁的杜琳是第一批学员之一。为什么要办这个藏语文训练班呢?毛主席说:“解放西藏,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进藏途中,民族工作、宗教工作、群众工作、统战工作等等,都需要干部来做,藏语文训练班就肩负起这些任务。从藏文30个辅音字母、4个元音字母到前加字、后加字,从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到统战政策,再到对空联络,集中学习了一个多月后,“毕业”的学员们被分配到各个连队,负责教战士们藏文,讲西藏的风俗习惯、民族政策,外加宣传等,这个职务名称是“新发明”的,叫藏文干事。就这样,杜琳成为一营机枪连的藏文干事。

  图为1951年11月8日,甘孜县人民政府欢送五十三师工作同志入藏留影。翻拍:陈卫国

  “山羊啊,你不要欺负绵羊了”

  藏语文训练班的学员们下连队以后,部队从乐山出发了。高原寒,催断粮。“断顿的事是经常发生的。行军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米袋子,像胳膊这么粗,搭在背包上。到了一个驻地,一个班的战士们解开各自的米袋子煮饭吃。可是米袋子的米吃完了,怎么补得上呢?只能挖野菜,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这话真是一点也不假!”杜琳说。

  图为进藏途中,在藏族群众白利旺堆家,经师给大家讲藏文版《西游记》。翻拍:陈卫国

  部队行至甘孜修建机场时,五十三师政治部成立了民运联络科,主要负责做群众工作和上层工作。民运联络科刚刚成立,需要工作人员,连队的藏文干事被调去了六七个,杜琳也是其中之一。

  图为1951年,部队发放农贷后,杜琳(中)和藏族百姓在甘孜查看青稞长势情况,老百姓竖起大拇指说:“金珠玛米呀咕嘟”!翻拍:陈卫国

  “工作队给老乡们发了青稞的农贷,还帮助建立了甘孜县第一届人民政府。我们发放农贷时,老百姓都说:‘金珠玛米呀咕嘟’!我当时被分到了甘孜县绒坝岔片区,当时叫第二区,我是第二区的军代表。一共八个乡,还有一个农场,我负责给老百姓讲民族政策。我们和藏族百姓同吃同住了八个月,走到哪里都跟大家说‘咱们各民族要团结’,虽然当时带了一位翻译,但这一句我一定要学会用藏语说。”杜琳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藏族群众能歌善舞,他们会唱很多歌,有的调我唱不上去,但是有一首,我还清楚记着那个词:山羊啊,你不要欺负绵羊了,绵羊吃了这些草它就走了;主人啊,你不要虐待你的奴隶了,服完了我的差役我就走了。”


图为1953年,杜琳在西藏“帐篷报社”前留影。翻拍:陈卫国

  《战旗报》记者,背着“报社”过雪山

  1951年,十八军五十三师全面投入修建康藏公路(今川藏公路南线主体)。这一年的年底,杜琳被调到了五十三师的战旗报社,分工通联工作。

  “部队进藏很艰苦,看不到大报,我们师政治部就自己办了一个油印小报叫《战旗报》,4开,两个版。当时,包括编辑、通联记者、油印员在内有6名工作人员。只能采通合一,记者也是通联,通联也是记者。”

  “山坡架帐篷,睡在云雾中;树枝铺在雪地上,胜过钢丝床。”作家高平曾如此形容雀儿山这一川藏公路上的天险。在杜琳和战友们心里,报社就是队伍的一面旗帜,无论有多困难,队伍走到哪儿,报纸就要办到哪儿。因为没有驮运工具,包括油印机、磙子、油墨、纸张,刻字用的钢板、铁笔、蜡纸,还有个人住的小帐篷等,都得靠人肩挑背扛。“那时部队给我们配了一台笨重的美国制造的大收音机和两块很大的干电池,这是淮海战役中缴获的战利品。”报纸要刊载国际、国内大事,这些只能靠报社的同志们收听广播记录下来,所以大收音机虽然笨重,却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家当”。

  “翻雪山时,我们每个人的负重量都有几十斤,同时还要跟高原反应作斗争。大家互相鼓励,大口大口喘着气前进。”战士们深知,不能长时间停留,如果中途停下,就会冻僵在那里。就这样,报社6个人三步一停、五步一歇,跟着大队伍,把整个报社“搬”过了雪山,于傍晚时分到达了西山脚下的德格镇。

  后来,在修建康藏公路的过程中,“流动”着的《战旗报》一直坚持出版。杜琳也多次翻越雪山,与战士们跨越艰险,也一步步学会了采访、写稿。(中国西藏网记者/吴建颖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责编: 胡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风雪征程忆当年】十八军修建窑洞群

    W020190425310771413231.jpg
    十八军窑洞群遗址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甘孜县斯俄乡,是十八军与兄弟部队抢修甘孜机场时的部队驻地,依山而建,层次分明,现存窑洞1000余个,展示了十八军进军西藏保卫康区、建设康区、维护民族团结所作出的特殊贡献。[详细]
  • 【风雪征程忆当年】穿越时空的血脉相连

    有一种情谊,历经时代考验,仍然日久弥新;有一种团结,穿越历史云烟,日臻和衷共济。藏汉民族,血脉相连,休戚与共,在上世纪50年代初,共同谱写出一曲雪域之歌。原西藏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胡金安,于近日讲述了那个年代的藏汉情...[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