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赏阅

必赏佳品《圣途》|尘世终点见证的神圣抉择

王茜 发布时间:2018-02-19 10:52: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在北京繁华闹市的北二环外,栖身一座清幽之所,人置其中,仿佛瞬间屏蔽了尘世喧嚣。清净的心念,弥漫在塔林碎道间,这里便是六世班禅赴京朝觐的驻锡地西黄寺。”(史实纪录片《圣途》第四集《神圣抉择》)镜头划过藏式寺庙的红墙金瓦,划过墙上的琉璃法轮和双龙图案。这里有西藏地方爱国宗教领袖六世班禅留在紫禁城的生命印记,他在尘世终点见证了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定决心。

  据《圣途》讲述,对于六世班禅的到来,乾隆皇帝下达旨意:游览皇家禁地,祈福法会,规划六世班禅生日庆典……皇城盛景尽为六世班禅开放,“自清建国以来,获此殊荣的臣子再无二人”。  

  法会

  据史料统计,六世班禅额尔德尼在西黄寺驻锡的两个月中,共在此授戒、灌顶、讲经、摩顶及参加法会20余次,接待僧俗信徒万余人次。而200多年前在紫禁城的两次重要法会意义重大。法会像一条纽带,紧紧连接着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因为乾隆皇帝和六世班禅二人特殊的身份更把这种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意愿连接得更紧更牢。

  世事无常,十月下旬,六世班禅感染天花。但他说:“现在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得到了圆满,我很安心。”

  “祈寿长椿图”碑

  乾隆陛下的大椿树(娑罗)是长寿安康的象征,倾尽他祈愿的情感,每一笔都渗透着他的祝福,这是他为六世班禅准备的祝寿贺礼。然而,这幅图最后还是没有送出。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初二,六世班禅罗桑班丹益西在西黄寺圆寂。这里是他在尘世的终点,但他不远万里朝觐,让藏地归心,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他的朝觐之行,是沟通与和平,认同与忠诚的会面,已然功德圆满。

  目前,乾隆御笔《写寿班禅额尔德尼圣僧并赞》诗碑(碑内刻《祈寿长椿图》和《写寿班禅额尔德尼圣僧并赞》诗)矗立在西黄寺清净化城塔院东碑亭内。“据说每年春分日暮时分,总有几缕阳光轻柔洒在石碑之上,似乎温暖着二百多年前的灵魂。”(《圣途》旁白)

  清净化城塔

  六世班禅圆寂后,法体舍利在西黄寺供养了一百天,起程护送返回西藏。乾隆皇帝惊闻班禅圆寂消息后十分悲痛,为之辍朝一日,并下令用两年时间于西黄寺西侧敕建清净化城塔及清净化城塔院。塔内珍藏六世班禅额尔德尼衣冠经咒和乾隆皇帝的赐物等,故俗称“班禅塔”或“六世班禅塔”。塔院建成后,乾隆亲笔御书《清净化城塔记》,以纪念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的无量功德。如今,乾隆御书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刻写的《清净化城塔记》碑,至今依然完好地保存于西黄寺清净化城塔院西碑亭内,象征着中华各民族的亲密团结永世长存。

  1987年,经中央政府批准和支持,十世班禅在此创建了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爱国爱教的思想从这里远播。而今,西黄寺也是十一世班禅举行佛事活动的重要宗教场所。

  六世班禅肉身虽逝,但他播下和平与安宁的种子,成就的功业泽被后世。六世班禅圆寂后的十年,是西藏历史上不安定的十年。如《圣途》所讲述的“西藏属于中国版图,西藏众生也是中华的子民,六世班禅东行,表达善意与忠诚,他身后的土地和子民理应得到保护,这不仅是班禅的期待也是中央政府的责任与担当”。乾隆皇帝“莫追穷寇虽古语,应拔余根示国威”是保卫西藏决心的写照。“犯我中华者 虽远必诛”,不是一句电影台词,对外敌入侵,从皇帝到平民,跨越阶层与民族的区分,整个清王朝表现了同样的坚持与决心。

  目前,五集史实纪录片《圣途》已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1套)、国际频道(4套)播出,并将陆续在西藏、四川、青海、甘肃、云南、北京和河北等省(区、市)级电视台以及凤凰卫视上映。它历经两年策划、三年拍摄,让观众跟随镜头沿着六世班禅额尔德尼进京朝觐路线,听着深入浅出的历史事件讲述,更加深刻了解《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金瓶掣签”等重大规章制度形成的过程和意义,了解中央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辖和治理的真实历史,以及中央政府在藏传佛教大活佛转世认定上的权威,更加鞭策今日的人们以史为鉴,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共同担当,共同拼搏,传承前辈们爱国的光荣传统。(中国西藏网 图、文/王茜)

(责编: 王东)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