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三色银龄”志愿服务队:余热映初心 银发践使命

发布时间: 2025-10-28 08:52:00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60多岁时你会干嘛?很多人或许会说,到了这个年纪,就该享受生活,含饴弄孙、养花遛鸟。但是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一群老人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做志愿者。这些老人虽已年过半百,却主动加入由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德庆镇邱桑村农村幸福院牵头的“三色银龄”志愿服务队,每日穿梭在村落间,帮助高龄老人送餐、量血压、捡拾垃圾等,他们说现在政策好、生活好,想发挥余热。

  银发课堂上,老人走上讲台挥洒热情

  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德庆镇邱桑村,有一处充满温情与活力的地方——邱桑村农村幸福院。“一二一,踏步,一二一……”早上10时许,还未走进幸福院,响亮的口令声便远远传来。走近一看,老人们正整齐划一地跟着节奏做操,他们虽已年迈,却个个精神矍铄、神采奕奕。

  待一整套操做完,老人们围在一起三言两语地说着,并熟练地准备好纸笔,满心期待着藏语课。藏语课的老师是“三色银龄”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拉巴次仁,今年68岁的他精神头丝毫不输年轻人。课堂上,他耐心地为老人们教授日常的藏文词汇,还会分享一些文化故事。

  “看着大家从最初的不会写藏文,到慢慢能够自己书写,我打心底里高兴。以前,签名字都得我帮忙,现在他们都能自信地说‘我自己写’,这份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拉巴次仁满脸笑意。他说家人支持他做志愿服务,自己也因能帮大家而感到踏实、充实。

  藏语课结束后,老人们的活动依然丰富多彩。有的晒太阳,有的练锅庄舞,还有的在65岁的志愿者桑珠的带领下捡垃圾。回忆起自己参与志愿工作的经历,桑珠感慨万千:“以前整天待在家里,除了喝茶就没啥事儿可做,生活单调又乏味。现在能出来帮助别人,我心里特别开心,而且身体也比以前硬朗多了。在这里能和大家一起跳舞,心情好得不得了!”

  “我们一共有30名志愿者,年龄普遍60多岁,老人们每日活力满满,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低龄老年人在志愿服务中的价值和作用,也为其他老年人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更多的老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共同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幸福院院长、社工旦增赤列说,“一开始因为有些老人存在听力障碍,和他们沟通有点困难,但这也让我变得更有耐心,和他们相处,我学到了很多。”

  “来来来,大家继续练习,下午我们还要去参加村里邀请的表演呢!我们的锅庄舞可是拿过两届堆龙德庆区级的冠军。”在旦增赤列召集下,老人们开始排练锅庄舞。

  低龄帮助高龄,让老人感受来自身边的温暖

  中午1时许,在德庆镇一处温馨的小院里,89岁的孤寡老人白吉正坐在桌前,享用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饭菜。这些饭菜是63岁的志愿者次热专程骑着三轮车为她送来的。往昔,由于年事已高,白吉老人的饮食十分简单,常常只有糌粑和酥油茶相伴。如今,她既可以自行前往就餐点,也能享受志愿者送餐上门的服务,方便又贴心。

  不仅如此,志愿者们还常常登门,帮白吉老人打扫卫生、查看老人身体状况,哪怕是电路跳闸这样的琐碎小事,也会有人第一时间帮忙处理。“我年龄大了,一个人生活其实很吃力,真的很感谢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白吉老人的心里满是温暖。

  记者了解到,“三色银龄”志愿服务队分别为代表助医志愿服务项目的蓝色、代表生态环保项目的绿色、代表教育支持项目的红色,以德庆镇邱桑村、门堆村幸福院和东嘎街道祥和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点位,打造固定服务阵地。每个点位按1:30的比例,由1名社工和30名老人志愿者组成,这是一支充满温情与力量的队伍。队伍中,60余岁的低龄老人主动肩负起帮助7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重任。这些志愿者们全都怀着一颗热忱的心自愿加入,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帮助身边需要关怀的人。

  “因为都是同村人,彼此之间十分熟悉,我们的志愿者们能够更迅速、更全面地了解村里的各种情况,这是我们的志愿服务区别于其他服务队的显著优势。”29岁的社工旦赤介绍道,“低龄老人主动伸出援手,去帮助那些需要关爱的高龄老人,这种低龄帮助高龄的服务模式,不仅让低龄老人的余热得以充分发挥,也让高龄老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来自身边人的关怀与温暖。”

  村医发挥余热,让老人生活多一份保障

  “北京的金山上光芒照四方……”悠扬动听的歌声在村落中回荡,62岁的平措和其他3名志愿者一同哼着曲,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一户户高龄老人家中。平措有着长达38年的村医经历,退休后,她没有选择悠闲地安度时光,而是主动加入了“三色银龄”志愿服务队,希望能发挥余热,为高龄老人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他们的生活多一份保障与安心。

  每日穿梭在老人们的家中,为他们测量血压,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已经成为平措与其他几名志愿者生活的一部分。“平时要多吃蔬菜水果,吃完了及时跟我们志愿者说,我们会马上送过来。”平措一边熟练地为94岁的孤寡老人测量血压,一边细心叮嘱着。

  在堆龙德庆区,低龄帮助高龄的服务模式温暖着每一位老人的心,它不仅体现了邻里之间的互助互爱,更彰显了党和政府对老年人的关怀,让老年人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安享幸福晚年。“三色银龄”项目负责人白玛央金告诉记者,目前,在德庆镇80岁至90岁的老人有108人,其中,孤寡老人11人,他们在这种贴心周全的服务模式下,得到了悉心照料。

  “之前我们组织的运动会上,85岁的奶奶一骑绝尘,勇夺跑步比赛的第一名,引发了广泛关注。老人们其实充满了热情和活力,只是一直缺乏一个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平台。我们的‘三色银龄’项目致力于构建银龄志愿者队伍,不仅是为了给老人们提供一个发挥余热的舞台,更是为了打破社会对老年人的刻板认知,让他们能够在志愿服务中继续发光发热,书写别样的精彩人生。”白玛央金说。

  提及未来,白玛央金表示,将把志愿者队伍扩充至120人规模,并同步增加专业社工至6名,进一步充实服务力量,确保项目能够更加高效、专业地运行。通过建立“老带新”实践考核机制,以经验丰富的老志愿者带领新成员,确保每一位志愿者都能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同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将进一步优化现有的激励机制,构建起“积分兑换+荣誉表彰+多元奖励”的三阶体系,让每一位志愿者都能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肯定。

(责编: 李雅妮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