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 促进共同富裕

——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系列评论之六

发布时间: 2025-08-28 09:15:00 来源: 西藏日报

  思想火炬,照亮壮阔征程;深切关怀,激发奋进伟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为西藏的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把脉定向,强调要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做好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托幼等民生工作,进一步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要深刻领悟人民领袖坚定的人民立场、真挚的为民情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也是贯穿西藏工作全过程各环节的鲜明导向。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以来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为西藏各族人民谋解放、谋幸福、谋发展的历史。在这幅历史画卷中,从“金珠玛米”踏冰卧雪送来解放霞光,到“总书记好!”的欢呼声响彻雪域高原;从推翻“三座大山”,让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到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与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小康……“人民至上”始终是最鲜明的底色,是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最持久最深厚的动力源。

  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必须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才能准确把握“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实践要求,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突出位置。如在巩固脱贫成果方面,就要强化为民担当,下更大功夫、想更多办法、给予更多后续帮扶支持,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尤其是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交通设施、就医就学、养老社保等要全覆盖,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必须坚持办好民生实事。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持将每年80%以上的财力投入民生领域,2024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84%,规模和占比均创新高。今年,在年初实施28件民生实事的基础上,新增投入资金追加实施10件民生实事。这些民生实事覆盖领域广、受益对象多、措施针对性强,各地各部门要持续改进作风狠抓落实,以钉钉子精神,一件一件抓好落实落地,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真正把好事办好、让群众说好。聚焦解决“三保障”薄弱环节,着力补足民生领域突出短板,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就一定能编织出更优质、更均衡、更普惠的教育网、健康网与社会保障网,搭建起保障和改善民生“一个都不能少”的完整体系。

  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必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把好事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必然要求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坚持问需于民与问计于民相结合。一方面要加强调查研究,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将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传递给人民,激励人民用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把群众身边的小事当作党委、政府的大事来抓,我们就一定能不断将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从而凝聚起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书写美丽西藏新篇章的磅礴力量。

(责编: 李雅妮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从党的精神谱系中汲取奋进力量

    8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坚持严管厚爱统一、激励约束并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各类人才奋发进取、担当作为,同时落实各项关爱措施,帮助解决后顾之忧。 [详细]
  • 六秩奋进,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冈仁波齐见证发展奇迹,玛旁雍错映照时代巨变。     [详细]
  • 进出有好路 产业有出路 致富有门路

    近年来,西藏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的“四好农村路”建设持续深入推进,日益织密的农村公路网络,使农牧区经济社会和百姓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