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以来林芝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60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林芝市经济指标持续攀升: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267.78亿元,是2021年的1.28倍,年均增速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18.51亿元,是2021年的1.23倍,年均增速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1亿元,是2021年的1.21倍,年均增速6%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9621元、27427元,分别是2021年的1.2倍、1.26倍,年均增速6%、8%以上,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
基础建设跨越发展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林芝市始终将其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服务保障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推动交通网络日趋完善。拉林高等级公路、机场快速通道建成通车,G219林芝境内全线铺开,G318波密至鲁朗段升级改造全面启动,公路里程已达7462.6公里。铁路建设成果显著,拉林铁路已建成运营。航空方面,林芝机场改扩建一期完成,目前已通达10多座城市。如今,7县(市、区)乡镇和建制村通达率、通客车率、农村饮水安全人口普及率、乡镇移动信号覆盖率、光缆传输覆盖率均达100%,公路、铁路、航空“三位一体”立体交通网络日益完善,林芝成为名副其实的进藏“第一站”。
在城乡建设上,林芝市围绕藏东南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目标,紧扣旅游城市定位,以八一镇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为抓手,扎实推进县城优化升级和特色小城镇建设,城镇化率已达43%。同时,大力实施城区绿美亮化工程,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83年的不足1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9.8平方公里,还荣获“最美中国榜·目的地城市”等称号。
林芝市还聚焦打造“西藏改革开放先行区”,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边推进,22项改革经验清单在全区推广。同时,打通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特色产品出村“最初一公里”,2022年至2024年累计带动农特产品销售10亿元。依托“论坛+赛事+援藏+会展”,大力发展对外贸易,林芝苹果首次出口尼泊尔、茶叶首次出口加拿大,2024年外贸额达842万元,增长超573%。
绿色发展引领转型
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近年来,林芝市以绿色转型引领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九大产业,形成“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实践,彰显西藏改革开放先行区的政治担当。
记者了解到,林芝市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着力建设高标准农田,扎实推进特色林果种植,因地制宜开展茶叶、蔬菜、藏药材种植和藏猪、藏鸡养殖,持续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切实做好“三品一标”认证,特色农牧业发展质效明显提升。其中,“喜马拉雅圣茶”成功入选“一带一路十周年国礼品牌”,墨脱茶、易贡茶屡次斩获各类茶博会金奖,工布江达藏猪养殖系统入选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苹果、松茸、茶叶、天麻等农特产品走向粤港澳大湾区、尼泊尔、加拿大等国内外市场,有力打响了林芝产品品牌,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同时,林芝市精心打造“G318·中国最美景观大道”“G219·国之大道”,着力打造墨脱、波密、工布江达旅游名县,规划建设多个体现门巴、珞巴、僜人等本地民族特点、风土人情的特色小城镇,创新建立旅游联盟,持续丰富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新业态。
在林下产业方面,林芝市加快林下资源科技园、藏药材种植现代化农业园区建设,积极探索灵芝、天麻、菌类、兰草等种植新模式,试点开展高原冷水鱼、林麝、梅花鹿等特色养殖新方式,首次实现野生鱼种弧唇裂腹鱼人工繁育,全面铺开林菌林药仿野生种植,大力推动药材种植“上山”“入林”。截至2024年底,全市天麻、贝母等林下藏药材种植面积达8749.6亩,羊肚菌等食用菌达910.02亩,林下优势正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
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和谐画卷徐徐展开
此外,林芝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生态保护、兴边富民等工作,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林芝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精心编制“一村一策”方案,将495个村划分为“好、中、差”三类精准帮扶,建成98个高原和美乡村。“十四五”期间,累计规划实施项目2305个,总投资85.09亿元,争取广东对口援藏投资7亿元、支持81个村建设乡村振兴示范村。2024年,全市农牧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427元,较2020年增长45.9%;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达23948元,较2020年增长96.9%,共同富裕步伐坚实有力。
同时,林芝市大力实施“民生七件实事”,持续办好就业、教育、医疗、文化等事业。7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等“五个100%”目标全面实现,正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巴宜区通过自治区级验收。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不断巩固,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并通过复审,察隅县、墨脱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其余5县(市、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乙”。乡镇村级文化站、文艺队实现全覆盖。稳步落实医疗保障制度待遇,率先在全区实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目标数。完善普惠性养老服务体系,足额发放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及各类补贴。
在生态环境方面,林芝市制定实施了《生态公益林保护条例》《森林草原防火条例》,统筹推进雅尼河谷面山生态修复工程,大力实施重点河流、公路沿线及城镇周边植树造林,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前,共有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4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1个;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5个、示范乡(镇)39个、示范村360个,示范创建命名率达7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保持99.6%,主要江河湖泊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县级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质量总体处于自然本底状态。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