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腾的舞蹈,动听的歌声,幽默的小品轮番登场……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点暨2025年日喀则市藏历木蛇新年文艺联欢活动,在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江洛康萨社区大院里火热上演。
“四季村晚”是日喀则市群众艺术馆推进乡村文化繁荣、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日喀则市群众艺术馆坚持农民唱主角,通过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促进文旅融合,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今年初,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公布的2025年全国“四季村晚”主场和示范展示点名单中,日喀则市江洛康萨社区、萨嘎县加加镇加普村、谢通门县卡嘎镇卡嘎村光荣入选。
此外,近年来,日喀则市群众艺术馆积极履行组织策划实施大中型群众文化活动、培训辅导业余艺术团队、为市民提供多方面公共文化服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整理保护和展示等多项职能,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让各族群众共享公共文化发展成果。
文艺演出精彩纷呈 群众生活多姿多彩
庆祝2024年元旦专场演出、日喀则市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5周年暨“3·28”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群众联欢活动、强国复兴有我奋进新时代·劳动最光荣——日喀则市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文艺汇演、“庆中秋·迎国庆”中秋节文艺演出活动、奋进强国路·阔步新征程——日喀则市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专场文艺演出暨群众游园活动……过去的一年里,日喀则市群众艺术馆充分发挥文化活动聚人心、促和谐的作用,在节假日期间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大地欢歌·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文艺演出活动16次,参与演职人员3000余人次,现场观众超2.3万人次。
飞扬的歌声、优美的旋律交织辉映,传递着感党恩的时代强音,分享着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生动展现日喀则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反映全市各族群众团结向上、安居乐业、奋斗进取的精神面貌,既营造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又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和促进了经济发展。
文化惠民形式多样 群众共享文化成果
记者了解到,日喀则市群众艺术馆每天免费向公众开放8小时,常态化开展普及优秀传统文化、让艺术走进生活系列活动。馆内每周固定开设扬琴、朗玛堆谐、广场舞等多个培训班,并举办“指尖妙笔”书画作品展与交流笔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面向群众、贴近群众,发挥了文化引领风尚、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此外,日喀则市群众艺术馆还大力推进文化惠民活动,着力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藏戏唱腔大赛、“珠峰杯”相声小品大赛等诸多群众性文化品牌活动逐年提质增量,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向专业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丰富和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文化阵地作用明显 群众艺术素养提升
为充分发挥群众文化阵地作用,日喀则市群众艺术馆针对青少年、干部职工、业余文艺团体等,开展不同类型的艺术培训,扎实推进全民艺术普及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大力开展青少年美育教育,通过举办少儿才艺大赛、组建“珠峰少年合唱团”等形式,鼓励少年儿童勇敢追求梦想,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2024年,共计开展各类青少年活动10余场次,培训30余期次、参与人数达1000余人次,观众累计3万余人次;针对干部职工群体,举办“艺”夜校培训班,培训课时450余小时、开展时间150余天、吸引学员159人,丰富了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提升了干部职工艺术素养。
此外,2024年,完成18个县(区)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分馆制建设工作,并举办多场县(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县(区)艺术团、乡镇文化站和行政村文艺演出队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乡村文艺队的综合业务水平,确保各族群众能够充分享受优质文化服务。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