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红色热土奏响时代奋进曲

——昌都市积极推进“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活动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 2025-04-16 09:22:00 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图为丁青县丁青镇丁青村传统生产生活技能比赛现场。


图为芒康县莽岭乡下莽岭村现代生产技能比赛现场。


图为贡觉县莫洛镇爱玉村装载机技能比赛现场。

  在雪域高原的东部,昌都市以其独特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成为新时代西藏发展的一颗璀璨明珠。自2024年12月30日昌都市“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活动动员部署会召开以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竞赛与交流在这片红色热土上如火如荼地展开,从市到县,从乡到村,到处洋溢着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热烈氛围。这场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激发了昌都人民内心的红色记忆,凝聚起振兴奋进的强大力量,为昌都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红色基因传薪火,文化铸魂聚民心

  自1950年十八军战士在昌都升起雪域高原第一面五星红旗以来,红色基因便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为了用群众最喜欢、最直接的方式,把群众动员组织起来,切实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以及自治区党委部署安排宣传到基层一线和农牧民群众中去,昌都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以“红色昌都·振兴奋进”为主题的系列群众性竞赛活动。

  “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活动以竞赛交流为载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充分发挥党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显著优势,将理论政策宣讲、技能培训竞技、文化挖掘传承、成果转化运用、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规民约等内容有机结合、贯通协作,形成以活动推动发展和治理的倍增效应。

  如今,“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活动的号角已经吹响,昌都大地处处洋溢着浓厚的红色氛围,群众纷纷响应,积极参与其中。

  在怒江峡谷深处的八宿县,红色歌舞正以艺术的形式激活历史记忆。农牧民舞者用飞扬的水袖勾勒出“怒江七十二道拐”的筑路传奇,把铁镐与山岩碰撞的火花化作铿锵舞步,让冰封的运输线在旋转的氆氇中解冻重生。在覆盖八宿县全域的歌舞比赛中,获得桂冠的林卡乡尼巴村文艺队用歌舞让观众听见历史的回响。“每个舞步都在重走先辈的足迹,每声吟唱都在传递信仰的温度。”歌舞比赛现场,获奖队员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这些生长于斯的红色歌舞,已然成为流动在藏东大地的精神史诗。

  当边坝县迎来第一缕阳光,志愿者宣讲队已带着印有“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标识的宣讲手册走街串巷。他们深入基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应知应会》藏汉双语手册内容伴着酥油茶的香气传遍广大群众,将“振兴奋进”的种子播撒在群众心田,极大地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热情。

  在丁青县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理论宣讲绽放出别样光彩。当驻村工作队员用糌粑价格谈民生保障,拿虫草产量话乡村振兴时,抽象的理论顿时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宣讲现场,宣讲员用牧区谚语阐释共同富裕,青年志愿者以抖音热梗解读生态保护,驻村干部通过易地搬迁前后对比展现发展巨变,老师们用学校营养餐的菜谱变化串联起十年教育政策演进,“从糌粑团到营养餐盒,孩子们碗里的温度,就是党的政策在高原结出的果实”。系列带着酥油香的理论宣讲,正如格桑花般在群众心田次第绽放。

  以赛促技展风采,振兴路上焕新颜

  “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活动不仅是一场红色文化的盛宴,更是一次推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在这场活动中,昌都市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文化活动的引领作用,将理论政策宣讲、技能培训竞技、文化挖掘传承等内容有机结合,开展了涵盖理论政策宣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故事诵读、歌舞、摄影和短视频、传统生产生活技能、现代生产技能七大内容的33项比赛。

  在澜沧江畔的芒康县,一场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技艺擂台赛如火如荼展开。巧手裁云剪月的藏装制作、刀走龙蛇的雕刻艺术、乳香氤氲的酥油制作……这些承载着千年文明的技艺在竞技场上焕发新生。参赛者们身着传统服饰,在古法技艺中融入创新巧思,将日常劳作升华为艺术创作。“每次切磋都是一场对话,老师傅的绝活、年轻人的创意在这里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一位制作彩绘木雕的选手如是说。赛事不仅搭建了技艺传承的立体课堂,更让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实现有机接轨。

  在洛隆县,“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活动如燎原之火点燃干群热情。从村(居)预赛到乡镇初赛,构建起全民参与的实践课堂,有效地提振了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各乡镇干部带领群众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上台竞技,既有政策知识擂台上的唇枪舌剑,也有劳动技能竞赛中的挥汗如雨,党群连心桥在互动中愈发坚固。洛隆县孜托镇德康社区驻村工作队副队长周红玉脸上绽放着笑容,她表示,孜托社区与德康社区联合开展的一起讲故事活动吸引了干部群众踊跃参与,“活动像一条纽带,把大家的心紧紧系在了一起”。

  沿金沙江溯流而上,江达县波罗乡冲桑村的木刻工坊里,十六把刻刀正在千年古木上谱写传承乐章。这场木刻技能比赛,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参赛者们屏息凝神,木屑纷飞间,古老经文中的智慧与当代匠人的坚守悄然融合,化作刀尖流淌的线条,最终呈现出众多精美的木雕木刻作品,不仅展现了选手们的精湛技艺,更彰显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共3名优秀木刻技艺能手,并向他们颁发荣誉证书。

  截至目前,33项活动村级预赛已开展5492场次,参赛人数47739人,乡镇初赛已开展338场次,参赛人数10637人。

  奋楫扬帆新征程,红色昌都谱新篇

  “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活动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凝心聚力的过程。自“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活动开展以来,昌都市各级各部门着力在解决好人口、人心、人才问题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党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特殊优势,坚决把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把基层党组织真正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齐促进,真正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

  活动的开展为昌都的人才培养注入了新活力,通过挖掘乡土文艺骨干人才、锻炼基层党员干部等方式,为昌都扩容了人才“蓄水池”,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动力。这些人才有望成为昌都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昌都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外,“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活动还促进了昌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全市基层党组织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他们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了解群众需求,为群众排忧解难。这种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式不仅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为昌都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今,“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活动已经成为昌都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它不仅展示了昌都市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更彰显了昌都市人民奋发图强、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在“红色昌都·振兴奋进”活动的推动下,昌都大地处处呈现出勃勃生机,人们精神焕发、斗志昂扬。在未来的日子里,“红色昌都”将继续奏响振兴奋进的乐章,为昌都市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责编: 李雅妮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表彰国安“吹哨人” 共筑雪域“安全线” 西藏国家安全机关对3名公民进行奖励

    近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自治区国家安全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公民举报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奖励办法》《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自治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工作部署,对全区3名拨打国家安全机关12339公民举报受理电话,反映危害国家安全可疑情况被国家安全部认定为重要贡献的举报有功人员进行表彰。  [详细]
  • 争分夺秒! 拉萨贡嘎机场保障断指旅客紧急转机

    4月13日,拉萨贡嘎国际机场接到机组的一则紧急信息:“由阿里飞往拉萨的TV9714航班上,有一名大拇指断指旅客,急需在拉萨转乘CZ3464航班前往重庆进行再植手术。”就此,一场与时间的接力赛迅速展开。  [详细]
  • 西藏自治区图书馆 揭晓2025年第一季度图书借阅排行榜

    近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图书馆获悉,该馆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图书借阅排行榜,五本深受读者喜爱的图书脱颖而出,它们以各自独特的魅力和深刻的内容,赢得了众多读者的青睐。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