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有半个手掌厚的册子,纸张泛黄、页脚起卷。册子名为《有机茶管理手册》,直到现在,这本册子仍是易贡茶场生产运营的“金规铁律”。而这本手册的作者李国林是四川人。
9月初,四川日报全媒体“向云端——寻路川藏线上的中国”采访组来到西藏林芝波密县易贡茶场,总经理邓学均也是四川人。
易贡茶场,西藏第一块规模种植的茶田,是全球海拔最高的有机茶叶生产基地。
61年前,雅安蒙顶山的茶苗来到这里,开启了西藏种茶的历史。
从蒙顶山到青藏高原
跨越60余年的茶叶“情愫”
车辆行驶在易贡茶场的山路上,茶田里,绿油油的茶叶茂盛生长。易贡茶场生产部部长桑顿罗布介绍,茶园面积5350亩,目前能采摘的面积为3200亩,“都是从雅安蒙顶山引进的中小叶群体种。”
1961年,易贡农场设立,开始试种茶叶;1964年,四川雅安蒙顶山的茶籽被带到这里,采用茶籽育苗,成活率高达85%,开启易贡茶时代;1993年,易贡农场更名为易贡茶场。去年,易贡茶场总营业收入创新高。
“我很欣慰。”李国林已年近八旬,作为《有机茶管理手册》的作者,他与这里有深厚的情缘。
1994年,援藏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易贡茶场的改扩建。为把茶做精,时任易贡茶场场长的帕甲亲自来到雅安,把李国林“借”到易贡茶场做援藏干部。此后的数十年,李国林成了易贡茶场的技术负责人,为这里带来最新的技术。
当时易贡茶场不管是种植还是制茶,工艺都较为粗放。“用先进的技艺进行精细化生产,才能打开市场。”在李国林的建议下,茶场安装了先进的制茶设备,并对茶叶进一步发酵,制作成更易保存且符合市场需求的黑茶纪念茶饼。
记者翻开《有机茶管理手册》,土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污染控制,甚至生物多样性保护都记录其中。“雪域上要生长出好茶,整个环境生态是大基础,每一个环节我们都要注意。”李国林说。
一个细节可以看出他对生态的重视——高原种茶,最让人头疼的是除杂草。“这里杂草长得很快,杂草会把本该属于茶树的营养吸收走。”尽管麻烦,但在李国林的建议下,这里还是以人工除草为主。“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保证茶园的‘生态’。”桑顿罗布说。
老传统结合新工艺
老茶树在这里抽枝发新芽
茶田管理是重点,制茶的工艺更是重中之重。
来到易贡茶场的制茶车间,茶叶被平整地铺在地上渥堆发酵。“我们还要再一次翻堆筛查,挑选出最优茶叶。”桑顿罗布说。
车间墙上,贴着四类制茶流程。绿茶、红茶、白茶、藏茶的制作流程各不相同。“每种制茶方式,仅是粗流程,就在10步以上。”他带着记者来到藏茶的制作车间。
这里依旧保持柴火烘烤的老传统。“我们跟李国林老师试验了很多次,还是传统方法最合适。”制作流程上,仍采用了许多蒙顶山制茶的新工艺。“两地方案结合,就是现在我们的最佳方案。”桑顿罗布说。
目前,易贡茶场创建了“雪域茶谷”和“易贡茶场”两个茶叶品牌,并开拓了“甄选”“特选”“精选”和“易贡砖茶”“纪念茶饼”等系列产品,其中不乏获得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的品牌。
采访最后,桑顿罗布带着记者来到茶场里最早的老茶园,一片老茶树长得高大茂密,“这一片,是张国华将军亲自带人种植的茶树。最早的易贡农场,就是在他的带领下建成的。这片区域,我们正在进行文旅融合打造,让红色文化融入茶园中。”桑顿罗布说。
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沿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深入高原,为这里带来了温暖湿润的气候和充足的雨水。以茶为路,连接起60多年的川藏情愫,正在这里抽枝发新芽。(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泽文 王眉灵 文露敏 兰珍 华小峰 肖雨杨 李强 黄潇 蒋健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