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藏香氤氲雅江畔

发布时间: 2024-09-17 10:37:00 来源: 经济日报

  出拉萨城区,沿318国道西行约120公里,雅鲁藏布江畔醒目的“文香故里”标识牌让人顿生兴致。

  顺着导引,进入尼木县吞巴景区,巨幅彩色墙绘展示着藏香制作场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草药清香气,水流声中夹杂着韵律感十足的“嗒嗒”声。

  走过转角,豁然开朗,只见湍流激发水车带动柏木段与石板磨打,“嗒嗒”声中木已成泥。

  “顺着吞曲河有261座水磨错落分布,构成了一条‘水磨长廊’。”尼木县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办负责人尼玛曲珍说:“利用水磨获取柏木泥,是制作尼木藏香不可缺少的一环,‘水磨长廊’也是游客了解尼木藏香制作工艺的打卡点。”

  日出日落,水车吱呀作响,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徐徐诉说尼木藏香的过往:尼木藏香已有1300年历史;2008年,藏香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与水磨交相呼应的是一座座藏式院落。一个小院的露台上,格桑次仁盘腿端坐、身体前倾,左手持牛角、右手拇指按压香泥匀速运动,香泥便被拉制成一根根线条匀称的藏香。

  时常也有游客接过牛角尝试一番:用力不均,就会粗细不一;速度不匀,则线香中断。亲自试过,大家对制香人的手艺赞不绝口。

  “我14岁就跟着父辈们学习制作藏香,32年来从未间断。”格桑次仁说,亲身体验让游客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尼木藏香的制作技艺,而尼木藏香所具有的药用价值,则是大家乐于选择它的重要原因。

  藏香制作过程颇为繁复:匠人先用水磨将主要原料柏木碾成木浆,再将木浆晾晒制成香砖。随后,把香砖揉碎,并加水制成香泥,按严格的比例配方加入不同香料与药材,塞入牛角挤压成条,晾干后才成藏香。

  格桑次仁介绍,根据不同的等级与功效,香泥内会加入藏红花、豆蔻、檀香、沉香等多种药材。在多年的藏香制作过程中,各家各户根据经验都积累了自己独特的配方,这些配方只在家族内口口相传。

  “由于每家配方不同,藏香制作没有统一标准,加上尼木藏香名气大,因此有很多外地藏香冒充尼木藏香。”尼木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薛勇说,为了保护好“尼木藏香”品牌,2021年,尼木县完成了传统尼木藏香古配方升级项目的申报,在北京市顺义区的帮扶下,为包括尼木藏香在内的“尼木三绝”等传统技艺作品登记版权。今年3月1日起,《藏香》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藏香产业发展迎来了新机遇。

  游客多了、名气大了、市场认可度高了,凭借这门手艺,吞巴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好。气派的二层藏式民居,室内家电、家具一应俱全,院外还停放着小汽车……格桑次仁说:“借助电商平台,藏香销售不再局限于本地,还销至国内多个省份。”

  尼木县近年来将藏香文化产业作为龙头产业和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全县有藏香合作社7家、藏香企业2家、藏香产业园1家。今年上半年,全县藏香产值达2370万元。

  历史长河中,尼木藏香氤氲升腾,一位位藏香制作艺人用双手与匠心守护这项传统技艺,使其在新时代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责编: 贾春玲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自治区织密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网

    “十四五”以来,2.3万人次享受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3455人享受“阳光家园”托养照护补贴,1600人领取办证补贴,4833名残疾人接受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残疾人社会保障网进一步织密扎牢。 [详细]
  • 西藏自治区各地热热闹闹迎中秋

    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五个认同”,9月14日下午,拉萨市城关区塔玛街道党工委开展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中秋节主题活动。 [详细]
  • 海拔最高市的乡村振兴“密码”

    8月9日的那场颁奖晚会,至今仍令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比如县扎拉乡的布嘎难以忘怀。记者了解到,“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的优秀获奖作品已转化为多个特色产业,带动群众就业创业2538人、促进群众增收9934万元。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