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西藏新闻

西藏高校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历史和典型经验——以西藏民族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3-10-02 10:38:00来源: 西藏日报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订,其中第九条规定:“依据西藏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西藏民族的语言、文字和学校教育。”西藏高等教育从无到有,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道路,为西藏培养了大批可用之才,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当属西藏民族大学。

  一、西藏民族大学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历史

  1957年西藏公学刚开始办学时,学员主要是来自西藏各地的藏、回、门巴、珞巴、纳西、土、蒙古等少数民族,绝大部分是既不懂汉文又不懂藏文的“双文盲”,迫切需要接受培养和教育。针对这种情况,西藏公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先帮助这些学员掌握汉语,达到能够用汉语进行交流的目的,开创汉语突击学习。同时,适当开设小学的文化课,使其掌握基础的汉文知识。1958年9月正式开学后,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绝大多数的学员基本上掌握了常用汉字。1965年创设语文系,为西藏培养了大批精通汉语的优秀学生,1976年,西藏民族学院在拉萨市雪巴区建立一个教育革命基地,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了方便藏族学生学习汉字,西藏民族学院组织力量编写了《现代藏汉词典(初稿)》,1978年编辑的《现代藏汉词典(初稿)》在西藏科学大会上获奖。1981年,语文系教授程福宁就从研究文章学的角度开始了写作课程教学改革,创设了文章读写训练班,制定了“因材施教,实用写作分项达标训练”教改方案,刘凯、王斌礼在语文系94级两个班中开展教改实验。1995年,西藏民族学院制定《西藏民族学院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同年2月启动教改实验,到1996年7月3日正式通过学院验收。由刘凯、王斌礼编撰完成的《写作训练课操作规程》获西藏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委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周德仓主编的《写作素质训练教程》正式出版。从此,语文系成立写作教研室,相继编写出版《文章学基础》《中心句篇法:汉语文章组织的理论与实践》《文章写作素质教程》等著作,《写作》系列课程成为全校公共课,对提高西藏大学生的汉语写作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以法律形式确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2002年5月,西藏对《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进行修订,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以藏语文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开设藏语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课程,适时开设外语课程”。2002年,西藏民族学院教务处派遣丁小丽、朱红接受陕西省教育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工作。2003年,陕西省教育厅下发《陕西省教育厅关于批准西藏民族学院等3所学校成立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的通知》,批准西藏民族学院成立普通话水平测试站,成为西藏自治区的第一个普通话水平测试站。

  2005年6月29日,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西藏自治区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下发《西藏自治区教育厅、西藏自治区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关于成立西藏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和培训测试站的通知》,成立西藏自治区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在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和拉萨师范专科高等学校成立普通话培训测试站。2006年,西藏教育厅印发《关于加强西藏学校普通话推广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西藏教师进行普通话测试有关问题的通知》,把西藏民族学院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当作西藏自治区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站示范点来建设。2011年4月,西藏民族学院普通话水平测试站被教育部语言文字运用管理司授予“全国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2年5月,西藏民族学院普通话水平测试站被西藏自治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授予“全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7年4月12日,西藏民族大学普通话水平测试站首次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测试,解决了母语非汉语民族学生的汉语言障碍问题。2023年5月10日,西藏民族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荣获教育部、国家语委颁发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二、西藏高校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典型经验

  (一)发扬老西藏精神,努力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西藏公学建校之初的办学条件非常艰苦,面对当时基本上不会说汉语的学员,西藏公学的教师只能从汉语拼音教起,在学校里的醒目位置悬挂汉语拼音发音示意图。教师利用一切时间和场合给学生教授汉语拼音的发音,还让学生把手放在自己的喉咙上感受正确发音。教师用毛笔在报纸上写上汉字,悬挂在校园、教室、食堂、宿舍等地方,让学生能够形象地记住相应汉字,正是靠着这种不怕吃苦的老西藏精神,西藏公学早期的学生顺利闯过汉语关。

  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当时适合藏族学生知识水平的书籍并不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想出阅读《人民日报》的办法,由学生组成阅读小组,共同阅读《人民日报》内容,从每一组选出一名学生,代表该组在班级朗读《人民日报》新闻,评选出当天的优秀朗诵者、优秀阅读小组。教师还想出通过辩论开展竞赛的办法,选择一些话题,让学生组合成正方和反方小组开展辩论,经过不断训练,从刚开始的七嘴八舌逐渐转变为有理有据、收发自如的辩论。有的学生还能引经据典,把西藏民间谚语加入其中,显得妙趣横生。

  此外,学校组建了合唱队、乐队,组织学生自编自演汉语节目,创作出《队日》《卖草炭》等优秀作品,举行藏戏、藏舞、狮子舞表演,并配上汉语解说,使学生在娱乐休闲过程中提高了汉语水平。

  (二)教学形象化、辅导多样化、生活汉语化

  教师按照汉语的规律和特点,在课堂上开展形象化教学,充分运用直观教具,看图说话、见物说话。课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复习巩固,每周召开一次汉语晚会,用汉语表演各种游戏,在悠闲娱乐中学习汉语知识。以班级为单位,在宿舍楼里轮流布置“汉语走廊”,开辟汉语大课堂,组织本班同学搞专题会话,大家围绕一个话题讨论,直到学过的汉语词汇全部用完方告结束。

  突击学习汉语口语,做到辅导多样化。以运动形式集中突击汉语口语,将学生组成三至五人的学习小组,各组间展开竞赛,定时完成学习任务。将学得快的学生和学得慢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以先进帮助后进,巩固中等程度的学生,实现学习进度稳中有升。开展生活汉语化,尽可能创造全员讲汉语的机会。

  强化汉字学习,生活汉语化。西藏公学的教师在教大学生学习汉字的时候完全是按照教小学生的步骤开展的,大学生先学汉文常用字,熟悉笔画结构,然后搞联字组词、生字开花,继而联词造句,最后过渡到阅读和写作短文。经过不断练习,大学生的字迹非常漂亮。

  本文是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ZL2105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