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西藏新闻

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丨风雪雅江源

发布时间:2023-06-02 09:37:00来源: 新华网


5月31日,记者驱车在寻找杰玛央宗冰川的路上(手机拍摄)。

  雅鲁藏布江,是中国最长的高原河流,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河之一,有高原“母亲河”之称。她的发源地杰玛央宗冰川就在219国道旁。

  “国道之行 从雪山奔向大海”报道组沿着219国道继续向南,进入仲巴县境内,随后,记者离开国道,拐入一条由碎石铺成的简易道路。继续行驶近百公里后,草原上出现了数顶帐篷——这是一个牧民的放牧点。

  记者停下车,走向一顶帐篷,向正在喝酥油茶的牧民打听杰玛央宗冰川的具体位置。当记者表明身份和来意之后,一位面色黝黑的老者放下手中的茶碗,大声说:“我带你们去!”

  几分钟后,老人脖子上挂着一副望远镜,手里提溜着一个黄色的蛇皮袋走出帐篷,登上我们的越野车,抬手指着前方说:“沿着这条砂石路,一直往前开。”

  老人名叫“乃乃”,今年60岁。

  “乃乃”这个名字在藏族人中极其少见,报道组中的藏族记者对此也感到非常迷惑。询问之下,老人说西藏和平解放后,他们当地的很多老人都给孩子取了汉族名字,以此表示对进藏干部和解放军将士的感激和喜爱之情。他没有问过他的父亲为何给自己取这个名字,但他猜想,某个名字中有“乃”的解放军战士给了他父亲灵感。和他一起长大的牧民朋友,有叫“永辉”的,还有叫“中华”的……

  大概行驶了20多公里,几座被厚重的云雾包围着的雪山显现在眼前。乃乃老人的神情变得肃穆:“这就是杰玛央宗冰川!”

  已经没有路,汽车无法继续前行,此时距离那几座雪山的直线距离还有一公里左右,但前面都是陡峭的山坡和沟壑。记者走下车,只见山口立着一块深灰色的花岗石碑,上面龙飞凤舞地刻着六个红色的大字:“雅鲁藏布江源”!就是这里,中国最长的高原河流的发源地——杰玛央宗冰川。

  狂风夹杂着雪花不断袭来,几乎把记者吹翻在地,而乃乃老人则步履艰难地走到距离冰川最近的一处山崖顶端,举起挂在脖子上的望远镜,向雪山和冰川望去,一边看一边喃喃自语:“小了,小了,小了很多!”

  记者也蹒跚地挪到乃乃老人身旁,大声地问:“什么小了?”

  “冰川化了很多,以前冰川很大,一直延伸到山底下,现在化了不少。”老人面色凝重地说。

  冰川消融,这是一个全球化难题,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杰玛央宗冰川以及中国的其他冰川也未能幸免。2011年,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项科研结果显示,自2000年开始,杰玛央宗冰川末端退缩速度明显加快。造成杰玛央宗冰川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快速上升,降雨量明显减少,气候暖干化。2018年,一个国际知名的环保组织发布的报告指出,在全球升温影响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冰川呈现出全面、加速退缩的趋势。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中国冰川有82.2%处在退缩状态,总面积缩小了18%左右。

  乃乃老人说,以前他家的夏季牧场就在杰玛央宗冰川旁边,40岁之前,他每年都要来冰川附近放牧,在他看来,那时冰川每年变化并不大。因为身体的原因,加上杰玛央宗冰川这边海拔太高,所以他最近20年就没有来过。原来,这也是乃乃老人二十年来第一次回到杰玛央宗冰川旁。

  为了保护杰玛央宗冰川,减少冰川附近的人类活动,仲巴县政府采取了休牧的措施,毗邻杰玛央宗冰川的草场是休牧重点。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各种政策和法规,保护冰川。西藏多措并举以求最大限度减少人类活动,尤其是避免旅游开发对冰川造成不利影响。除了仲巴县的休牧措施外,位于羌塘草原深处的普若岗日冰川从2018年6月1日起暂停各类旅游接待服务,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珠峰地区的绒布冰川,从2019年开始,珠峰保护区禁止游客进入保护区核心区,游客大本营后撤至绒布寺一带;2023年4月26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这部将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的法律,为青藏高原的冰川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青藏高原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青藏高原雪山冰川冻土保护制度,加强对雪山冰川冻土的监测预警和系统保护。青藏高原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大型冰帽冰川、小规模冰川群等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对重要雪山冰川实施封禁保护,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人为扰动。

  乃乃老人静静地、远远地凝视着杰玛央宗冰川,像凝视着好久未见的朋友。随后,老人拎起从家带来的那个黄色蛇皮袋,开始在山口附近捡拾垃圾。冰川附近虽然人迹罕至,但还是有游客留下的瓶瓶罐罐或者被风吹来的塑料袋、纸片……“这附近有二三十户牧民,他们都和我一样爱护环境,”乃乃老人对记者说,“这里是一片净土,是雅鲁藏布江的发源地,对全世界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我能做的就是尽自己努力保护好这里的环境,然后告诉来往的游客要爱护卫生。”

  记者和乃乃老人在山口等待了3个多小时,杰玛央宗冰川却一直隐藏在风雪中。不得已,记者踏上了归途。虽然未能一睹雅鲁藏布江之源的真容,但是,见到了像乃乃老人这样用心守护冰川的人,知道了从地方到中央,都在尽力保护冰川,对记者来说,内心得到了更多的满足。

  “冰川太重要了,冰川的水养育了草原,养育了牲畜,养育了我们,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她!”乃乃老人对记者说。

  是啊,没有冰川,就没有大江大河。保护冰川就是保护江河,就是保护我们自己。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贡献出自己的努力,保护好杰玛央宗冰川,保护好所有的冰川,让冰川永远美丽!


5月31日拍摄的杰玛央宗冰川下面的河谷。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5月31日拍摄的杰玛央宗冰川下面的河谷。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5月31日,乃乃老人在“雅鲁藏布江源”的纪念碑旁留影。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5月31日,乃乃老人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杰玛央宗冰川。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5月31日,乃乃老人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杰玛央宗冰川。新华社记者 邵泽东 摄


5月31日拍摄的杰玛央宗冰川。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乃乃在用望远镜查看冰川是否有异样(5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5月31日拍摄的杰玛央宗冰川下面的河谷。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5月31日拍摄的杰玛央宗冰川。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5月31日,乃乃老人在杰玛央宗冰川附近捡拾垃圾。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5月31日拍摄的杰玛央宗冰川。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5月31日,乃乃老人凝望着远处的杰玛央宗冰川。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杰玛央宗冰川融化后形成的河床(5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杰玛央宗冰川(5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杰玛央宗冰川(5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5月31日,乃乃老人凝望着远处的杰玛央宗冰川。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5月31日,乃乃老人在杰玛央宗冰川附近捡拾垃圾。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5月31日,乃乃老人在杰玛央宗冰川山口附近捡拾垃圾。新华社记者 邵泽东 摄


杰玛央宗冰川(5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5月31日,乃乃老人在杰玛央宗冰川附近捡拾垃圾。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杰玛央宗冰川(5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5月31日,乃乃老人挥手与记者作别(手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责编: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电商助农村开启新生活

    如今的西藏,依托完备的公路、铁路、航空等综合立体交通网络,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市县乡村四级电商服务全面推开,2023年至今,西藏网购增速排行全国第五。[详细]
  • 西藏开展禁毒宣传活动

    6月1日,由西藏自治区禁毒办、拉萨市禁毒办联合主办的“2023年6月全民禁毒宣传月启动仪式”在拉萨市措吉林文化广场举行。[详细]
  • 乡村颜值高 百姓日子美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也是奋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重要举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