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西藏新闻

西藏日喀则市:拓展文明“扎根生长”的实践路径

发布时间:2023-05-18 09:20:00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2022年以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部署要求,强化品牌带动、特色激励、规范建设、数字赋能,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

  品牌化带动,擦亮文明实践“新名片”

  2022年,日喀则市紧扣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题主线,精心打造“春风进万家、夏阳耀初心、秋香润基层、暖冬筑同心”四季品牌,持续拓展“一中心一品牌、一所一亮点、一站一特色”文明实践路径。

  据统计,市、县、乡、村深入开展以“四季品牌”为载体的理论宣讲、文化文艺、生态环保、移风易俗、淡化宗教消极影响等文明实践活动30余万场次,服务群众468万余人次。

  各项活动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聚焦聚力“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为重要内容,结合季度工作重点、社会热点、群众关注点,整合盘活现有阵地资源,以上率下、以点带面,统一节奏、统一步骤,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有效拓展。一大批“珠峰百姓名嘴”“固边守边”“界碑描红”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活动点亮了基层文明实践底色,使基层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不断提升。

  特色化激励,提振文明实践“精气神”

  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喀则市广泛开展比感颂党恩爱领袖、比团结互助爱祖国、比勤劳致富作贡献、比崇尚文明树新风、比遵纪守法促和谐“五比”竞赛活动。

  活动中,该市扣紧乡、村、户链条,投入2000余万元,评比出“五星户”42059个、“五星村”892个、“五星乡镇”120个,并将评选结果纳入“文明村镇”“文明家庭”评选后备库,有效推动了城乡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同时,以“五比”竞赛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深入推进树立农牧民新风貌行动,进一步为群众思想教育注入了新动力,提振了群众精气神,营造了团结奋进的良好氛围,夯实了社会和谐稳定的硬基础,让群众在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中共享精神文明发展成果。

  为推动工作规范化运行,培育文明实践“生力军”,日喀则市坚持文明实践“搭台”、志愿服务“唱戏”,制定了《日喀则市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及其办事机构工作原则》《日喀则市关于组织开展推选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的实施办法》等制度性文件。

  在规范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上,日喀则广泛吸纳驻村干部、“双联户”成员、道德模范、乡土人才、致富带头人、学生、青年等群体,组建了覆盖广泛、结构多元、特色突出、富有活力的志愿服务队1.1万支,共招募志愿者13.5万人。同时,以开展“西藏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活动为契机,组织“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为党旗增光添彩”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14万场次,覆盖市、县、乡、村。推荐全国、全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19个,表彰市级抗击疫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39个、最美志愿者346名,使广大志愿者的自豪感、荣誉感得到极大提升,让“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理念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数字化建设,探索文明实践“快车道”

  立足数字化赋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档升级,日喀则市深入推进和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与市县级融媒体中心“两个中心”共建共享共融。

  ——依托市、县融媒体中心,开设“珠峰新时代文明实践·县域篇”专栏,建设实施“珠峰新时代文明实践”信息推送制度,数字化呈现“天天有活动”信息6000余条,实现线上线下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用活“学习强国”平台,定期调度各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100余次,确保年初有安排、适时有督导、年终有落实,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宣传、教育、关心、服务、引导群众更加高质高效。

  ——积极推进“日喀则珠峰志愿”微信小程序上线运行,探索开辟“理论宣讲”“文化文艺”“科学普及”“帮危助困”等志愿服务网上打卡新路径,真正让志愿服务搭上数字快车,实现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

  ——开设“云端珠峰群众留言板”,建立覆盖各行各业的服务群众微信群6500余个,收集和解决群众反馈意见或问题17万余条,推送疫情防控、就业、医疗、教育等民生信息1.2万余条,搭建起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在服务群众所需、解答群众所盼上有力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

  下一步,日喀则市将按照党中央、区党委的部署安排和区党委宣传部工作要求,大力践行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四敢”要求,聚力“一中心一品牌、一所一亮点、一站一特色”工作思路,以四季品牌为依托,以“五比”竞赛为重要载体,持续推进全域文明创建工程,深入推进文明实践提档升级,精心打造“日喀则文明实践样板”,真正让月月有安排、周周有计划、天天有活动落到实处,切实用文明实践工作新成效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获得感更有成色、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责编:李雅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