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西藏新闻

2022年西藏文物考古成果公众分享报告会(一)

发布时间:2023-04-05 19:21:00来源: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

  2022年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自治区文物局党组的正确指导下,在各兄弟单位的无私支持下,西藏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克服疫情影响,坚守田野一线,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力协作,开展了一系列文物保护、文物考古、文物调查等工作,持续以高昂的热情为西藏的文物事业舔砖加瓦。在此,我们共同回顾和总结2022年度西藏文物考古工作新进展、新成果。

  4月2日、3日举办了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2022年西藏文物考古成果公众分享报告会”,此次文物考古成果公众分享报告以线上和线下结合方式进行,有近200名专家学者和业务人员参与,41名学者向大会展示交流了相关科研成果。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李林辉所长主持会议


西藏自治区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许少国处长致辞


专家学者与会代表合影

  01

  青藏高原东部岩画新发现

  发言人:李永宪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教授)

  内容摘要: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在青海省玉树州通天河流域,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的察雅县、江达县、林芝市的察隅县,四川省甘孜州的石渠县、德格县、道孚县、新龙县、炉霍县、丹巴县、康定县、理塘县和阿坝州的马尔康县、小金县及凉山州的冕宁县等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发现的近20处岩画遗存。从岩画的海拔高程、遗存形式、制作技法、图像内容等方面观察,他们中既有与青藏高原高海拔牧区岩画的共性,也有向农林地理区转化的特征,大致年代处于西藏“早期金属时代”到吐蕃时期(或更晚)之间,体现了青藏高原与横断山区之间早期游牧文化的交流互动。

  02

  中西文化的交汇

  ——唐朝墩古城遗址考古发现的启示

  发言人(线上):魏 坚

  (中央民族大学 教授)

  内容摘要:

  唐朝墩古城遗址位于新疆昌吉州奇台县城东北部,东邻水磨河,西、南、北三面紧邻县城居民区。城址西距唐北庭都护府遗址约30公里,南距汉代疏勒城遗址约40公里,地处天山东段博格达山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间东西交通要道之上。2013年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朝墩古城始建于公元7世纪上半叶的唐代早期,至14世纪逐渐废弃,主要历经了唐、高昌回鹘和蒙元三个时期。2018~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唐朝墩古城遗址开展了连续5年的考古发掘,在基本厘清城址布局结构和年代序列的基础上,清理出唐代经高昌回鹘时期至元代的各类遗址,包括带有围墙的唐代院落遗址、罗马式浴场遗址、佛寺遗址、景教(东方叙利亚基督教)寺院遗址等。出土了大量的不同时期遗物,印证了天山北麓自唐代至元代多民族融合、多宗教共存、多文化兼容的历史事实,更为研究和阐释丝绸之路上东西文化交流、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统格局形成和发展历程等问题,提供了生动而坚实的实物材料。此次发现为我们探讨公元10~13世纪天山北麓的城市生活景象提供了资料与依据,也为我们透物见人,从社会史的角度考察当地多民族大一统格局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线索。

  03

  5100年来青藏高原人群的遗传演化史

  发言人(线上):付巧妹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研究员)

  内容摘要:

  本报告将重点介绍针对青藏高原人群展开的最大规模、系统性古基因组研究。研究通过捕获、测序和解析青藏高原整个地理区划近30个遗址距今5,100年以来人群的89例古基因组,得以追溯青藏高原早期居民的来源,绘制出该地区五千年来人群的动态演变及内外交流互动的复杂历史图景。

  研究发现,自5,100前至今的青藏高原人群中,广泛存在着一种独特的高原遗传成分,其中约20%的遗传成分来自某未知的古老人群,约80%的遗传成分与中国北方距今9,500-4,000的人群相关。这表明青藏高原独特的遗传成分早在5,100年前既已形成,且具有长期的遗传连续性;其形成可能与新石器时代中国北方人群的扩张,及由此驱动的人群迁徙和混合相关。至少在2,500年前,青藏高原在不同地区出现了明显的群体结构,分为东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的三大主要人群,该结构在现今高原人群中仍有很大程度遗留。

  04

  2022年西藏曲水温江多遗址

  考古发掘与调查收获

  发言人:张 博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副研究员)

  内容摘要:

  2022年,温江多考古队对遗址西南塔北侧塔基、东北塔基址进行了清理发掘,对遗址中区西部地层进行了解,对遗址南部五峰山部分区域进行了调查。发掘面积520平方米,出土砖、瓦、陶、石、骨、铁等各类遗物标本100件。西南角和东北角两座佛塔均发现了上下叠压的早、中、晚三期塔基,两座塔基的平面形制和规格基本一致,均为平面呈多折角“亚“字形,土石结构塔基,边长均长约18米。遗址中区西部T0905探方内清理出墙址2处,台基1处。两道墙址一为南北向夯土墙,一为东西向石墙,均位于④层下,与晚期塔基为同一时期。台基1位于⑥层下,北部为一道东西向石砌台基,内部(南)为五花垫土层,与早期佛塔为同时期。调查工作在五峰山顶发现修行洞、修行点、小型塔基等共8处,在山北麓发现依山修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房居址、大型佛塔基址等共5处。

  本年度基本厘清了西南、东北两座佛塔的始建、维修和复建等分期关系,确定了西南塔早期塔基为温江多遗址早期建筑遗址,大量使用琉璃质砖、瓦等建筑材料为其重要特点。遗址西区探方内发现的墙址、房址,以及五峰山北麓调查发现的修行洞、居址等重要遗迹,为了解温江多遗址整体布局、不同时期的寺院结构提供了重要线索。

  05

  西藏康马县玛不错遗址

  2022年度考古发掘

  发言人:夏格旺堆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 副所长/研究员)

  内容摘要:

  玛不错遗址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康马县嘎拉乡驻地东北面的玛不错湖滨,2019年由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人类活动历史及其影响科考分队首次发现该遗址。2020至今,开展了三个年度的考古发掘。玛不错遗址是西藏中南部唯一一处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对于认识西藏腹心区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2年度,继续在I区南部的山坡、北部湖滨阶地北面区域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总面积300平方米。在I区北部清理12座墓葬,5座灰坑、8个柱洞、3个活动面等遗迹;I 区南部清理出9座墓葬,其中7座基本完成清理,2座墓葬刚清理至开口处,2个石构遗迹,1座沙坑,3个火塘等遗迹。本年度发现的墓葬形制除了有往年常见的石棺墓外,竖穴土坑墓的数量有所增加,新发现了石室墓类型;葬式以俯身抬头直肢葬、二次捡骨葬为主,新发现了侧身曲肢葬、仰身抱胸直肢葬等类型;葬具有木质葬具。遗址发掘获取陶质、石质、骨质、木质、玉质、贝饰等各类遗物1004件/袋,采集各类分析样品184份。

  06

  夏达错遗址2022年度的发掘

  发言人:吕红亮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教授)

  内容摘要:

  夏达错遗址位于阿里地区日土县夏达错湖泊北岸,为一处全新世早期的狩猎采集旷野遗址。2022年度,四川大学、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考古队对夏达错遗址开展第二次主动性发掘,共揭露100平方米。本次发掘在既往旧石器遗址标准发掘方法上,将每个方格继而分为四个象限作为筛土单位,并选用更细的0.25厘米孔径筛网筛选,以最大限度收集全部出土物并记录空间信息。

  此次发掘地点共有三个文化层,本年度已完成第一文化层的发掘,其深度约50厘米。在这一层中,共发现5处结构清晰的火塘,出土遗存主要包括石制品、动物骨骼、木炭、烧石,并发现骨针2件。石制品均为打制石器,包括细石叶技术产品以及普通石核-石片技术产品。本次工作还在夏达错北岸二级阶地范围内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古调查,并发现两处保存较完好的堆积。

  经过本年度的考古工作,我们对夏达错北岸遗址分布、遗址性质有了进一步了解。夏达错北岸的狩猎采集遗址并非孤立,而是呈多点散布状。与此同时,夏达错遗址保留了狩猎采集者技术与生活历史性变化的证据,这种连续完整的旷野遗址在剥蚀严重的干旱地区较为罕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夏达错遗址为西藏西部地区文化内涵最复杂、保存堆积最完整、丰富的全新世时期狩猎采集旷野遗址,对于探究细石器技术分布扩散、高海拔适应、青藏高原全新世早期的狩猎采集者等问题提供重要线索。

  07

  西藏梅龙达普和各听遗址

  2022年度考古发掘

  发言人:张晓凌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副研究员)

  内容摘要:

  各听遗址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初,钱方、吴锡郝、黄慰文和刘景芝等先生先后进行过研究。遗憾的是,该遗址石制品均采集自地表,缺乏明确的地层。经过两年的区域调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2022年对各听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

  2022年度发掘中,在第6地点发现了出土于原生地层的石核-石片技术传统文化遗存,并对发掘剖面进行了系统的古环境样本和光释光年代样本采集。该项工作为探明旧石器时代人群在该区域的活动历史提供重要材料,为构建各听遗址的年代学框架和古环境背景打下坚实基础。

  除了石核-石片技术产品,在第5地点还发现了细石叶技术产品的文化遗物。第5地点的试掘虽然暂未获得理想的石制品埋藏层位,但在地表采集的大量石制品,为研究其技术特点和文化面貌提供基础。这项工作扩充了各听遗址的文化内涵,将为更明确地讨论不同时期人群在色林错流域的迁徙交流提供基础。

  各听遗址是青藏高原腹地羌塘高原首次发现有明确地层堆积的石核-石片技术的遗址,面积广大、石制品丰富。除了各听遗址,在色林错沿岸还存在众多的石核-石片技术产品和细石叶技术产品,这表明色林错沿岸在史前时代是古人类活动是非常频繁的,其过程也是比较复杂的。不同技术人群在此交流、碰撞和消长。

  08

  西藏昌都比果哇遗址

  2022年考古发掘主要发现

  发言人:冯双元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副研究员)

  内容摘要:

  比果哇遗址位于昌都市察雅县吉塘镇亚许村比果哇自然村,地处澜沧江支流色曲南岸二级台地。遗址西南高,东北低,海拔高度3100余米。遗址发现于2012年,2021年7月,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联合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调查,发现用砾石与红烧土砌成的墙体1条,并发现大量木骨泥墙红烧土块。

  2022年,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联合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昌都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发掘,此次发掘采用传统考古与多学科相结合的方式,发掘面积计200平方米。发现主要遗迹有房址2座、灰坑2座、护坎1条、石墙1条,出土数十件石器、陶器、骨器等标本以及一定数量的动植物样品。石器分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两种,打制石器有刮削器、砍砸器、砸击器、石杵以及数量较多的细石器,包括石核、石叶、边刮器、端刮器、凹缺刮器等;磨制石器有双孔石刀、单孔石刀、石环、石璜、璋形器等;骨器有骨锥、锯齿状骨器等;陶器有花边口沿罐、高领鼓腹罐、陶钵等;纹饰有绳纹、篮纹、斜线三角纹、附加堆纹、剔刺纹、指甲纹等,有数量较少的磨光陶片。夹砂陶占绝大多数,只有极少量的泥质陶。陶色以红褐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灰褐陶、灰黑陶。动物标本种类包括哺乳类、鸟类。哺乳类骨骼占绝大多数,其中又以偶蹄类的牛科与鹿科动物为主,可辨种类有羊、獐子、喜马拉雅旱獭等。另有少量啮齿类动物骨骼标本。植物种子数量普遍较少,目前发现了粟、黍两种农作物,粟的数量和出土概率都高于黍。可食用果实分为杏核与桃核两类。

  通过与卡若遗址、小恩达遗址出土石器、陶器、骨器进行对比,初步推测比果哇遗址的年代为卡若文化晚期,距今4000年左右。此次发掘丰富了我们对卡若文化的认识,对建立卡若文化谱系、深入探讨本地区考古学文化与内地考古学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09

  山南乃东区结桑墓地

  2022年度考古发掘

  发言人:扎西次仁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 文博馆员)

  内容摘要:

  结桑墓地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乃东区结巴乡格桑村一组西北方的象山东麓山脚处。该墓地由西藏自治区文物普查队于1984年发现,当时清理了3座墓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2年7月至8月,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与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00平方米,清理墓葬40座。这批墓葬类型多样,以土坑石室墓为主,另有洞室墓、石板墓和土坑墓。墓地内的墓葬方向基本一致,存在小聚集的特征,表明该墓地应有一定规划,并且已经形成了相应的丧葬传统。随葬品较少,主要出土于洞室墓,包括陶器、石器、铁器、铜器和料珠等;其中陶器最多,形制特别,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这批墓葬的葬式亦比较一致,主要为屈肢葬。根据测年数据,结合地层关系、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等信息,可初步将墓地年代分为三期:第一期为公元前13世纪末—公元前10世纪后期;第二期为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1世纪;第三期为吐蕃时期(公元7世纪左右)。结桑墓地是西藏腹心地区近年来经科学系统发掘的一处重要的史前墓地,其发现表明早在商周时期西藏中部地区应该已经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区,这对构建西藏中部的考古学年代框架和文化序列,探索吐蕃文明起源等历史问题具有重要的价值。

  声明:请不要引用会议报告内容作为研究参考文献,以正式出版成果为最终依据。

  4月2日上午: 互 动 环 节

(责编:陈卫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