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西藏新闻

从“二牛抬杠”到“铁牛”满地——西藏农业现代化掠影

发布时间:2023-03-19 09:25:00来源: 新华网

   16日,西藏多地举行传统的春耕仪式,开犁播种。清晨,56岁的扎西次仁早早来到一处宽阔的农田上,同村民一起参与一年一度的春耕仪式。


西藏拉萨市林周县强嘎村的春耕仪式现场(无人机照片,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在西藏林周县强嘎村的春耕仪式上,古老的“二牛抬杠”耕作方式已仅具象征意义(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记者在林周县强嘎村看到,33台农用拖拉机面向东方,停放在连片的农田上,侧面停放着由村农机合作社的数台大型耕种机和收割机。“过去耕地都是用‘二牛抬杠’,但是大家现在都用拖拉机了。”站在田埂上,扎西次仁感慨道。

   西藏地区使用“二牛抬杠”犁耕法的历史悠久。据《西藏王统记》记载:上丁二王时(约公元前2世纪),古代藏族人民已“制犁与轭,合二牛轭,垦平原以为田”。作为藏族人民因地制宜采取的犁耕方式,在西藏也有2000多年历史。上世纪50年代,西藏仍使用木犁,铁制农具尚未普及。

   “旧西藏农业生产工具十分落后,生产工具总量也不足。”今年97岁的次仁拉姆说。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时,包括她在内的11户朗生(农奴的一种),生产工具只有2个旧犁铧、3个旧木犁架和3头耕牛。他们自发组织了“朗生互助组”,弥补了生产工具的不足。


西藏拉萨市林周县强嘎村的春耕仪式现场(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在西藏林周县强嘎村的春耕仪式上,身着盛装的村民在播撒青稞种子(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民主改革后,国家无偿向西藏农牧民发放数以百万计的铁制农具,自此铁犁开始代替传统的木犁。在实现铁犁牛耕的重大突破后,西藏又推广各种农业机械。上世纪70年代,拖拉机第一次进入西藏乡村,藏族人民以迎接新娘的隆重仪式迎接“铁牛”。

   “现在,开手扶拖拉机是一个农民的基本技能。”69岁的普布多吉曾是西藏山南乃东区格拉村第一位手扶拖拉机手,他至今对此引以为豪。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国家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后,他家先后三次更新拖拉机。

   据了解,自2005年国家在西藏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以来,中央及自治区财政投入补贴资金24.53亿元,补贴农机具产品,补贴标准达市场销售均价的30%左右。


在西藏林周县强嘎村的春耕仪式上,农业机械集体亮相(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西藏拉萨市林周县强嘎村的春耕仪式现场(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如今,在西藏农村,拥有拖拉机不再是稀罕事,农业机械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根据初步统计,截至2022年底,西藏农机总动力达731.1万千瓦,农机装备拥有量达54.56万台套,其中拖拉机达28.7万台。

   同时,从2012年开始,西藏全面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至今累计建成396万亩高标准农田,占耕地总面积近八成,并实施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贴,方便机械耕作。


西藏林周县强嘎村的春耕仪式现场(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西藏林周县强嘎村的春耕仪式现场(3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从‘二牛抬杠’到‘铁牛’满地,这是一场革命。西藏农业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将大量的劳力从地里解放出来,投入到第三产业或是劳务输出,显著增加了农民收入。”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厅长张海波说。

(责编: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春耕春播见闻:春播万颗粒 秋收满粮仓

    春日开耕好时节。按照西藏农业传统,3月16日,即藏历1月24日,作为藏历历法书上适宜春耕春播的良辰吉日,高原各地广泛举办春播开耕活动。 [详细]
  • 西藏拉萨迎来传统的春耕仪式

    3月16日,西藏拉萨各县举行一年一度的春耕仪式。春耕在西藏农民的眼中,是一年之中最为隆重的农事活动,村民身着节日盛装,手捧着自家的“切玛”(象征五谷丰登)聚集在田头,唱起“谐青”祈愿歌,互敬青稞酒,开始撒种,祈福一...[详细]
  • 走,去看青藏高原春耕现场

    16日早晨,随着初春的阳光照耀山顶,西藏拉萨市林周县强嘎乡强嘎村的村民开始了农业生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