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艺施展新活力
民族手工业是西藏三大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之一,长期以来,民族手工业一直是西藏农牧民家庭的重要副业,产品具有很强的自给性,也是藏族传统文化延续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如今,在拥有“三绝七技”的“匠人之乡”西藏拉萨市尼木县,传统非遗的“故”和创新思想的“新”碰撞在一起,让众多民族传统手工艺有了新的呈现形式,也让“非遗+”有了无限可能。
水车吱呀作响,吞曲河畔一缕幽香飘转了晨昏千载;石杵研磨捶打,文香故里一卷藏纸记录下岁月流年;刻刀飞转游走,指尖生花一块木板演绎出万千故事……在西藏民族手工业传承最为丰富的县之一——拉萨市尼木县,一项项古老技艺千百年来在一双双巧手舞动中代代相传,成就了尼木县作为“拉萨手工作坊”的美名:拥有尼木藏香、雪拉藏纸等国家级文化遗产项目4个,普松雕刻在内的自治区级文化遗产项目2个。其中,尼木藏香、雪拉藏纸、普松雕刻并称为“尼木三绝”。
与西藏其他民族手工技艺一样,“尼木三绝”也面临着产业总体规模小、设计制作工艺落后、市场定位过窄、人才缺乏等问题,如何让这些传统技艺在沿袭古老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金钥匙”?“尼木三绝”产业的从业者如何破解保护传承发展难题,实现指尖技艺向指尖经济的优势转化?带着这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走进了有着西藏“匠人之乡”之称的尼木县,探访远近闻名的“尼木三绝”产业发展之路。
藏族文化的瑰宝
尼木藏香作为“尼木三绝”之一,被誉为西藏第一圣香。位于尼木县吞巴河谷的吞达村是尼木藏香主产区,藏香创始人吞弥·桑布扎就曾在这里生活。2008年,尼木藏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标志。
走进吞达村,溯吞曲河而上,270多座水磨错落分布,构成了一条长达数公里的“水磨长廊”。这条“水磨长廊”历时千年仍保存完好,是跨越千年的活化石。52岁的吞达村村民达嘎是尼木藏香传统技艺的忠实拥趸者,从事藏香制作数十年来,他一丝不苟地执行着老祖宗流传下来的制作技艺:“尼木藏香的制作工艺很复杂,每一步都要做到精益求精,这是尼木藏香的精髓。”
雪拉藏纸的诞生则相传与文成公主有关。据说当年文成公主把造纸术带到西藏,却找不到造纸的材料。经过多年寻找,终于发现一种叫做狼毒草的植物通过与土碱等物质混合后可以做成藏纸。用狼毒草做成的藏纸不遭虫蛀、腐蚀,且耐磨、耐折。2006年,藏纸生产工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雪拉藏纸的制作要经过采料、泡洗、去皮、蒸煮、研磨、打浆、抄纸、晾晒、揭纸等环节,至今仍完全按照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完成,每一道工序都是技术、体力和耐心的综合考验,任何一个环节稍有偏差都会影响纸张的质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尼木县塔荣镇雪拉村村民次仁多杰说。
左手木板、右手刻刀,刻刀微动、木屑轻飞……37岁的嘎玛曲扎全神贯注于身前的木板之上,丝毫不为窗外的喧嚣所干扰。这项技艺就是“尼木三绝”第三绝普松雕刻,已经在嘎玛曲扎家族传承了近500年,历经了6代人。嘎玛曲扎所在的尼木县普松乡被誉为“雕刻之乡”,全乡有一半家庭从事雕刻,有“一乡人半乡匠”之称。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引领下,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不断加大对非遗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尼木县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开展‘非遗+扶贫’、手工业技能培训、非遗技能大赛等活动,还专门成立了非遗志愿服务队,组织非遗传承人走村入户为群众讲解非遗知识、传授非遗技艺。”尼木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文明介绍,如今,尼木拥有“三绝七技”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都已经成为尼木群众致富增收的“金钥匙”。
传承人多起来了
“我们家世代都以藏纸制作为生,我是家族的第五代传承人,有一段时间特别担心这门技艺会在我手上失传。”次仁多杰老人的担忧,曾是雪拉藏纸面临的最大难题:传统的藏纸几乎需要全手工制作,程序繁杂、效率低、产量少。上世纪60年代起,在现代造纸工业冲击下,一直保持着传统手工生产方式的藏纸制造业迅速萎缩。
同样的困境也摆在了尼木县其他民族手工业面前。特别是普松雕刻,嘎玛曲扎介绍,普松雕刻中很重要的一项是藏文书法雕刻,学成至少要3年,相对较难的立体雕刻更是至少8年才能学成。“学习时间长,收入相对偏低,有兴趣学习并且能够坚持的人就不是很多了。”嘎玛曲扎说。
非遗技艺后继无人的困境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为破解这一难题,尼木县坚持以“藏文鼻祖之乡”“藏香文化之源”“民族文化摇篮”等为依托,加大对尼木“三绝七技”等传统优势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优势,通过开展首届非遗传承人培训班,教育引导非遗传承人切实担负起“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工作责任,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文化产品的创意衍生开发,努力形成自己的文创产品体系。
这些举措大大激发了大家学习传承“尼木三绝”技艺的热情。次仁多杰的儿子格桑旦增就放弃原有工作,回来从事雪拉藏纸的制作。“小时候,父亲凭借雪拉藏纸制作这门手艺养活了一家老小,我耳濡目染也学会了制作藏纸。但等我成年后,现代工业制作的纸张品类多、产量高,藏纸已经没有了市场。”格桑旦增说。
后来,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需要大量藏纸用于修复古籍。“经过测验,他们发现父亲制作的雪拉藏纸完全符合要求,便与父亲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格桑旦增说,当时只有日渐苍老的父亲独自操劳,看着父亲因长期制作藏纸而关节严重变形的双手,他决定回来帮忙,跟父亲一起做好藏纸制作技艺的“守艺人”。
普松雕刻拉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嘎玛曲扎也曾经被朋友劝说一起去做生意。但嘎玛曲扎还是选择了坚守:“这是传统技艺,愿意学的人越来越少,如果我也离开了,这门手艺的传承会越来越难。”
嘎玛曲扎的坚守没有白费,随着当地政府对非遗技艺的重视与文化旅游日渐繁荣,普松雕刻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有很多来自广东、浙江的收藏爱好者专程找到我,想收藏我的雕刻作品。现在,普松雕刻已经成为一种艺术品。”嘎玛曲扎说。
随着订单越来越多,嘎玛曲扎与弟弟一起成立了合作社,让更多人参与到普松雕刻中,也让更多乡亲因雕刻获益。作为拉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嘎玛曲扎也希望能为雕刻技艺的保护传承作一点贡献:“我已经收了40个徒弟,其中有12个人可以独立完成雕刻作品。我最大的希望就是,普松雕刻这项技艺能得到更多人的认识和了解。”
对于尼木藏香来说,最大的难题则在于家庭作坊式的传承方式。“村里有很多藏香制作家庭,每家的配方都不一样。藏香制作没有统一标准,这也使得很多外地藏香冒充尼木藏香。”吞巴镇党委书记张绪刚介绍,为更好保护“尼木藏香”品牌,去年尼木县完成了传统尼木藏香古配方升级项目的申报,同时在北京市顺义区帮扶下,为包括尼木藏香在内的“尼木三绝”等传统技艺作品进行了版权登记,保护并传承非遗技艺。
打开发展新局面
日出日落,湍流激发水车带动柏木与石板磨打,从而产生制作尼木藏香的主要材料。游走在吞达村,随处可见藏式院落门前挂着一块“藏香专业制作户”的牌子。44岁的次仁多吉盘坐在自家屋前露台上,正用牛角将香泥拉制成一根根线条匀称的藏香:“根据等级和功效的不同,把柏木泥砖研磨成粉后,里面还要放入藏红花、豆蔻、檀香、沉香等多种药材,之后混合、揉搓便得到了制作藏香的香泥。”
“我14岁开始跟着爷爷、爸爸制作藏香,30年来从未间断。早些年,制作好的藏香需要背着箩筐去外地走街串巷售卖,收入勉强维持生活。”次仁多吉说,“现在,吞巴镇成了旅游景区,游客越来越多,藏香不仅在家门口就能销售,便捷的电商平台也成为销售新渠道。去年,我们家仅靠制售藏香一项就收入50多万元。藏香真正成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香饽饽’。”
不同于次仁多吉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扎西顿珠在2015年成立了西藏香御藏香有限公司,对藏香制作进行了创新升级,使其更好适应市场需求。扎西顿珠说:“我们申请注册了‘吞巴仓’商标,目前已与广州、深圳、成都等地代理商达成合作,有了稳定订单。公司也积极吸纳周边群众就近就业。”
“近年来,为提升尼木藏香的整体质量和水平,我们致力于扶持适合的家庭作坊逐步向合作社、公司转型,采取‘公司+农户’运作模式,打响尼木藏香品牌。”张绪刚介绍,吞巴镇已形成集藏香制作、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住宿餐饮于一体的发展新格局。目前,全镇藏香制作户达287户,有36家藏香制作合作社、公司。
雪拉藏纸也迎来了新发展。2016年,在政府支持下,格桑旦增牵头成立了尼木县雪拉藏纸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曾经的乡村家庭生产作坊搬到了县城的非遗工坊。为顺应市场需求,合作社相继推出了花瓣夹层纸、藏纸笔记本、藏纸灯罩、彩色藏纸等系列文创产品。
“虽然目前合作社规模还不算大,年销售额也只有近50万元,但有20多个年轻人在合作社学习藏纸制作技艺,在原材料的种植上,我们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格桑旦增说,“更令我欣慰的是,女儿十分热爱这门祖传手艺,大学毕业后在继承藏纸制作技艺的同时,还积极设计开发藏纸文创产品,拓展各类销售渠道,我相信藏纸制作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同样通过创新得到发展的还有普松雕刻。以前,普松雕刻产品主要以民族特需商品为主,其他领域很少涉及。随着西藏旅游市场日益繁荣,雕刻内容逐渐向艺术产品、旅游产品演变,木雕工艺品已成为广受游客青睐的旅游产品。嘎玛曲扎就是这一转变的先行者。在嘎玛曲扎的工作室内有两面展柜,一面展柜摆放着他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另一面则是他所雕刻的各式作品。一块块木板上凹凸有致地呈现着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山水树木、人物形象……一个个元素栩栩如生、形神兼备。
“时代在发展,需求在改变。作为新时代的传承人,守正创新很重要,不仅要有对传统工艺的坚守,对工匠精神的执着,更要探索创新,让普松雕刻成为更多人喜爱的工艺品。”嘎玛曲扎说。
“非遗+”创造无限可能
随着西藏交通基础设施改善提升,西藏旅游业蓬勃发展,西藏民族手工艺品也因其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而深受游客喜爱,采购独具特色的民族手工艺品已成为进藏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尼木三绝”以其独有的文化魅力吸引着游客争相埋单。
“雪拉藏纸,遇水不化、千年不腐……”在尼木县雪拉藏纸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产品展示厅内,格桑旦增时常这样为游客介绍雪拉藏纸。看到游客脸上露出的质疑,格桑旦增毫不紧张,他引导着游客用笔在藏纸上写字,并将纸泡在水中,等待见证奇迹:写有字迹的雪拉藏纸不仅在水中完好无损,即使在水中反复搓揉,纸上的字迹始终清晰如初。这一幕让游客们啧啧称奇,也更愿意购入雪拉藏纸制成的各类文创产品。
对于尼木藏香来说,人们则更愿意为它的药用价值埋单。尼木藏香由多种名贵中草药按比例进行物理混合配制而成。“游客来到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加入一些中草药用以保健,还能亲手制作藏香,这是游客都很喜欢参与的项目。”张绪刚说。
普松雕刻也推出了便携的小尺寸雕画,让不少游客爱不释手。“我希望能将雕刻技艺与旅游文化更多地结合,加入新的元素,将作品缩小细化,便于携带,使西藏雕刻艺术走出西藏,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嘎玛曲扎说。
传统非遗的“故”和创新思想的“新”碰撞在一起,让尼木县众多民族传统手工艺有了新的呈现形式,也让“非遗+”有了无限可能。
作为全国第一批10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尼木县“三绝七技”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持续发展,得到的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援藏资金投资1182万元建设的尼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成为集中展示这些技艺的重要窗口。
同时,尼木县坚持以藏文字发源地、藏香源产地、藏地原乡体验地和丰富的非遗文化传承为依托,近年来将非遗与旅游业有机结合,打造“文香故里”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文化特色鲜明、旅游服务优质的精品旅游景区,“尼木三绝非遗文旅”已成为拉萨市主推的9条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之一。
“旅游业的发展进一步带动民族手工业的兴盛,民族手工业也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内涵。当前,民族手工艺品已成为尼木县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尼木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文明介绍,尼木县各类民族手工业从业人员已达1615人,各类民族手工业企业(合作社)达74家,总产值突破6000万元,年可辐射带动2500余名群众人均增收2万元。下一步,他们将通过走现代化产业之路和加大线上经营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力争总产值突破1亿元,辐射带动群众人均年增收3万元。
“‘尼木三绝’已从文化产品向文化品牌发展迈进,‘文香故里’也已成为县域公用文化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水’。”张文明说,“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尼木县‘三绝七技’非遗产品的深入研发、创新和升级,推动优秀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有效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让传统民族手工业绽放新光彩,让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