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
青山依湿地,绿水绕净城。秋日的拉萨,头顶蓝天,远眺青山,近赏碧水……这样的美妙画卷,让市民由衷地感慨:“我们的家园真是越来越美丽了,幸福感满满!”而在这幸福感的背后,是西藏对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高度重视。
保护好西藏的生态环境,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西藏的期望重托。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系统推进污染防治,圆满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指标任务,考核结果连续两年获得全国“优秀”,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有效促进西藏绿色发展蹄疾步稳。
数据显示,近几年,西藏7市地空气环境质量平均优良天数保持在99%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7市地政府(行署)所在地城镇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生态环境持续保持良好。
为全面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自治区先后印发了关于“坚决打好”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精准把握西藏生态环境特点,围绕大气、水、土壤三大领域,准确聚焦流域治理、饮水安全、“白色污染”治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深入开展蓝天保卫、柴油车污染治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和“白色污染”治理等。同时,坚持把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作为硬约束,印发生态文明建设约束性指标分解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分解细化目标任务,定期开展成效评估,层层压实工作责任;严格执行环境准入标准和落后产能淘汰计划,高污染、高排放企业始终保持“零引进”,全面淘汰落后产能148.47万吨,淘汰燃煤锅炉463台、老旧车26459辆;4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连年下降,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计降低12.24%,“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生态环境9项约束性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圆满或超额完成。
“现在沙尘没了,蓝天多了,绿地多了,我们推窗见绿、出门赏景,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了。”林芝市巴宜区米瑞乡色果拉村村民布其加说。多年前,由于自然因素影响,雅鲁藏布江一带沙化严重,植被退化,沙尘天气让色果拉村常年都是“灰头土脸”。风沙不仅对村里的房屋造成破坏,脏乱差的环境也影响了村民身体健康。近年来,色果拉村防沙造林工程从未间断。如今,色果拉村已经种了几十万棵树,种植面积近7万亩,生态环境焕然一新。
近年来,西藏坚持紧盯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狠抓措施落实。全面深化大气面源污染防治,整治“散乱污”企业242家;核发排污许可证601个,组织开展入河排污口审查;大力实施雅江、拉萨河、年楚河等主要江河和羊卓雍错、纳木错等良好湖泊保护工程;划定139个县级、201个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建立土壤污染风险目录和分级管控机制,受污染耕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分别达到91%和100%,人民生态环境权益得到全面维护。
同时,西藏坚持建立健全污染防治协调联动、督察考核、监测评估和投入保障等机制,全面统筹自然资源、城乡建设、水利、农业农村、林草等监管力量,有效形成治污合力。把污染防治纳入督察考核和监测评估的重点内容,连续8年开展环境保护考核,持续6年落实环保督察整改;常态化开展青藏铁路、川藏铁路、珠峰、格拉丹东长江源等典型区域环境监测,持续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十三五”期间,仅中央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投入达31亿元、自治区本级专项资金达3亿元,污染防治重视程度、投入力度、惠民广度前所未有。
踏歌而来,向绿而行。如今的西藏生态文明底色更加鲜亮,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明日的西藏,山山水水、蓝天白云将更具诗情画意,更加生机盎然。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各级民政部门始终把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忠实履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在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详细] -
西藏干部群众: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奋进伟大时代
伟大成就鼓舞人心,美好前景催人奋进。10月9日至12日,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详细] -
西藏培育壮大高原特色产业
党的二十大即将胜利召开,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纷纷表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