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西藏新闻

中外科学家合作发现全球稳定同位素存在“反高程效应”新视角

发布时间:2022-08-03 08:46: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外科学家合作发现全球稳定同位素存在“反高程效应”新视角

  大气环流视角的夏季美国西部(a)和青藏高原北部(b)“反高程效应”形成机制示意图。中科院青藏高原所 供图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获悉,该所环境变化与多圈层过程团队余武生研究员联合美国、澳大利亚等科研同行最新完成的研究发现,在全球尺度上,从大气水汽稳定同位素的新视角,可以系统地揭示不同地表介质稳定同位素出现“反高程效应”的原因,并对未来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重建古高度的工作提出重要建议。

  这项由余武生研究员和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罗尼·汤普森(Lonnie Thompson)教授、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斯蒂芬·刘易斯(Stephen Lewis)博士等合作完成的重要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

  夏季美国西部和亚洲干旱区不同层水汽稳定同位素的“反高程效应”的空间分布格局。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 供图

  论文通讯作者余武生长期从事亚洲水汽、降水稳定同位素研究,他介绍说,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尤其是新生代(距今约6500万年)青藏高原古高度变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古高度重建方法主要有古生物、稳定同位素古高度计和团簇同位素温度计等。其中,稳定同位素古高度计方法最为成熟,已被广泛应用于青藏高原、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以及落基山等古高度重建工作中。

  利用稳定同位素方法重建古高度,是基于稳定同位素的“高程效应”原理,也就是随着海拔逐渐升高,地表介质中稳定同位素值逐渐降低。然而,该方法假设数百万年来气候条件基本不变,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因而造成该方法重建的结果与其它方法所得到的结果不一致。

  余武生指出,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在全球一些地区不同地表介质中(包括冰芯、积雪、雨水、河水等)稳定同位素存在“反高程效应”的异常现象,即这些介质中稳定同位素值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反高程效应”异常现象的出现,与稳定同位素古高度计的理论基础相冲突,限制了该方法在古高度重建工作的广泛应用。

  目前,不同地表介质中稳定同位素出现“反高程效应”的原因仍然不明。对此,中外合作研究团队发现,在美国西部和亚洲干旱区(从红海到青藏高原北部)等地区对流层中层的水汽稳定同位素也类似存在“反高程效应”,而且其空间分布格局与地表介质中稳定同位素“反高程效应”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

  进一步研究发现,水汽稳定同位素出现“反高程效应”须具备两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即远源区的水汽富含高同位素值和该高同位素的水汽能够从远源区横向输送到靶区。这项研究认为,“反高程效应”在降水发生之前就已出现在水汽中,由于水汽是降水的“物质来源”,因此水汽稳定同位素的“反高程效应”被深深烙印在降水中。

  余武生认为,青藏高原等山体逐步隆升导致更大范围内大气环流格局的变化,进而改变了水汽源区和水汽输送路径及水汽稳定同位素值的固有特征。这些变化使得稳定同位素古高度计在这些地区的应用变得更为复杂。因此,在利用稳定同位素古高度计之前,需要仔细考虑山体不同隆升阶段水汽来源和水汽输送路径的变化及其对稳定同位素值的影响。

  与此同时,这项国际合作研究结果还为理解不同海拔高度冰芯稳定同位素记录提供了新思路。论文合作作者罗尼·汤普森注意到,青藏高原北部古里雅冰川顶部6700米冰芯的平均氧同位素值高于6200米冰芯的平均氧同位素值,此次研究结果解决了他的困惑——“‘反高程效应’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可以解释更长时间尺度稳定同位素记录的异常变化”。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