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高原山村又一春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西藏自治区措美县当许村居民多吉家的阳光房里,鲜花姹紫嫣红,温暖湿润。他6个月大的外孙达瓦顿珠抱着玩具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这位憨厚的藏族老人身体矍铄、红光满面:“新时代出生的孩子,比我们幸福一百倍哦。”
这是拉旺的后人(2022年3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洛卓嘉措 摄
1959年3月28日,西藏实行民主改革,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当年,新华社记者郭超人走进这个偏僻的小村庄,记录下多吉的父亲拉旺分到粮食、土地,还喜获一女的喜悦。
获得新生的当许村,对未来充满希望。郭超人写道:“对明天的生活,明天的幸福,他们像拉旺一样,没有丝毫犹疑。”
在西藏百万农奴解放63周年之际,新华社记者循着郭超人的足迹,寻访拉旺一家的后人。如今这个家庭已经扩员到70多口人,过上了幸福殷实的小康生活。拉旺一家的兴旺折射了西藏人民命运的变迁、时代的进步。
这是拉旺的二儿子索朗多布杰在弟弟多吉家被敬切玛(2022年3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白少波 摄
多吉的二哥索朗多布杰比他年长18岁,对于民主改革前的生活记忆犹新。“每天早上干活前和晚上睡觉前,父母才能各分到一小勺糌粑,拿水拌成糊糊吃,根本填不饱肚子。”
“农奴的孩子更可怜。”索朗多布杰说,因为家里孩子多,父母只能把稠一点儿的糌粑汤分给孩子们吃,自己喝稀的。
一家人身上的衣服也是用捡来的粗布头做成的,伸手露胳膊、抬脚露腿,日久天长补丁摞补丁。家里大人小孩的鞋子也是前面露脚趾,后面露脚跟。
1959年的那个春天,农奴主彻底被打倒。他们家分了地,分了房子、粮食,还分了牲口。索朗多布杰说,全家人还穿上了真正的衣服、鞋子,自己最小妹妹也在那年出生。“在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终于吃饱、穿暖,再也不用担心饿死、冻死了。”
“拉旺从地里抓起一捧土,自己闻了闻,又给妻子闻了闻,最后又伸到孩子鼻子前,高叫道:‘孩子,这地是咱们的了!’”郭超人在《山村的早晨》中,为这个新生的家庭留下珍贵记忆。
“共产党救了我们一家,让我们不再挨饿受冻。”拉旺经常教育子女们,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努力,才能过上更好的新生活。
1975年,拉旺的小女儿白玛曲珍远赴河南开封卫校学医,成为家中第一个走出当许村,走出雪域高原的孩子。
1979年,白玛曲珍学成归来后,成为一名儿科医生。从医30多年,她医治过的孩子不计其数。白玛曲珍说,是爸爸坚持让她读书,才让自己改变了命运,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多吉说,父母晚年一直和自己生活在一起,房子是在农奴主的羊圈上盖起的二层楼房,房间里温暖舒适,屋外是一片茂密的白杨树林。
当许村新貌(2022年3月1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洛卓嘉措 摄
树丛里农奴主曾经森严耸立的房子,经过60年风雨侵蚀,只剩下半米高的残垣断壁。多吉说,2019年县里在这片土地上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全家人住上了钢筋水泥楼房。“我觉得现在自己的生活比城里人都好。”
多吉说,家里的亲戚们从事的职业有环卫工人、司机、教师、医生、商人、公务员,也有带领群众奔小康的致富带头人。不少孩子到河北、江苏、湖南等地读中学、大学,学习的专业包括信息技术、能源经济、网络传播等。多吉说:“如果没有民主改革,恐怕自己和兄弟姐妹都不会活下来,更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一定要听党的话,跟党走。”多吉和兄弟姐妹们至今铭记着拉旺的遗嘱,全家人相信未来生活会更美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民主改革63年,雪域高原书写人权新篇章
1948年12月10日,全世界第一部人权问题国际文件《世界人权宣言》在联合国大会获得通过,意味着全世界将“基本人权”“人格尊严”视为基本信念的共识已经达成。[详细] -
西藏民主改革63周年:昂首阔步向未来 雪域高原写新篇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乡村振兴深入实施、特色产业健康发展、生态环境保持优良……3月28日,西藏各族儿女在满满的获得感中迎来了民主改革63周年。[详细] -
西藏不断增强民生保障——农牧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尝糌粑、敬青稞酒、献哈达,在西藏山南市乃东区克松社区,一年一度的传统春耕仪式正在进行。成排的拖拉机行进在田里,翻耕土地,播下青稞种子,人们期待着好收成! [详细]